梧桐文学

典型与非典型的相会(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典型与非典型的相会

banner"

>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遇上英国指挥哈丁,可视为“典型”

传统德国乐团与“非典型”

新生代指挥的组合,两者的交会,造就出非典型的乐章。

巴伐利亚现任音乐总监扬松斯享有大师声誉,69岁的他因身体状况无法负荷长途的巡回演出,乐团转而找上36岁的新生代明星哈丁出任客席指挥。

乐团的演出,因指挥的调换,自然产生不同的化学效应,对照2007年首度访台由扬松斯带领的巴伐利亚,乐团“老”

声音仍在,但腔调上多了“新”

味。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1949年成立,虽然年纪尚不及柏林爱乐、莱比锡布商大厦、德累斯顿乐团或慕尼黑爱乐,却同享顶尖之位,巴伐利亚后起却能与前辈并驾齐驱,在于“重振德国古典音乐的荣耀”

是建团首要使命。

因具有历史使命,创团于20世纪的巴伐利亚,并没有选择拥抱现代,相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卡拉扬麾下努力创造“新声”

的柏林爱乐,巴伐利亚却用人工孵化活化石。

过去一甲子,乐团挂着“广播”

旗帜,常被不知者误以为二级乐团,却无法抹灭其固守使命的功迹。

音乐会开场,贝多芬的《艾格蒙》序曲即为印证。

浪潮滚滚的乐声效果,出自厚实弦乐、饱满管乐的完美搭配,乐团坚实的低音更进一步,让细腻的小提琴声犹如细丝飘浮其上,而那一口气可吹出万种风情的双簧管,一人抵万军。

当一个乐团面对眼前的总谱,能够信手拈来却令人热血沸腾,不费吹灰之力仍可达成目标时,也意味着它的高韧度。

担纲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独奏家,为德国中生代好手、46岁的特兹拉夫(Tetzlaff)。

在全球舞台小提琴家数量剧增的今日,光靠高超技术或是大赛的光环,并不足以为演奏者构筑一席之地,特兹拉夫在音乐表现中自制不少梗,辨识度很高。

他拉琴如练功,可疾如风、轻如羽;他视谱如参考,拍子时不落在点上,制造出即兴效果。

遇上这位提琴玩家,乐团虽称不上处之泰然,却也能因“人”

制宜,努力成就他的“非典型”

舒伯特第9号交响曲《伟大》是这场音乐会的压轴曲目,也是哈丁树立自我形象的重要作品,很明显,他也想证明年轻一代的新观点,如同拉兹拉夫建立属于他的勃拉姆斯。

古典音乐发展至今四百年,过去百年因为录音工业的发达,使“经典名演”

可完整流传后世。

当经典耸立在前,新一代音乐家必得走上重释之路,才有机会为个人取得发声管道。

舒伯特《伟大》之所以伟大,在于当时被定位为艺术歌曲、室内乐作曲家的舒伯特,以崇敬贝多芬之情,在生命终期,创造出这首结构宏大的交响曲,如同舒曼所说,“他创作最优美的曲式,却充满崭新的错综手法……分析各别乐章将无所获,因为它的主题贯穿了全曲”

如此作品到了哈丁的手中,凸显的是其中的歌唱性和流动感,而为了流动,他尝试加速的处理,使得乐曲如行云流水,细节自然无时强化,减弱了乐曲宏大的框架。

他的“加速”

与前辈指挥的名演相较,对比明显,以第三乐章来说,马祖尔与莱比锡布商大厦的录音为14分25秒,哈丁的只有9分39秒。

21岁就登上柏林爱乐指挥台的哈丁,心中必定有许多“伟大”

模范,但他坚定选择走上不一样的道路,此举让遵从传统精神的巴伐利亚在音乐中绕道,让古典的中坚乐迷有点吃惊,不过透过如此“非典型”

的演出,哈丁已果敢地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当下之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