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寇蒂斯院长迪亚兹的音乐经
banner"
>
提起寇蒂斯音乐学院,不需溯及太远,当今台湾乐迷熟悉的几位年轻音乐家,郎朗、王羽佳、陈锐、曾宇谦、林品任、张昊辰等皆为寇蒂斯的杰出校友。
这所美国知名音乐学府,“知名度”
应该是它最不需费心的事,但是寇蒂斯音乐学院院长迪亚兹却不这么认为,“哈!
你可能会很讶异,之前我们去香港,接触一批音乐系学生,结果知道寇蒂斯的人数有限”
。
知名度对于寇蒂斯的意义,可能与其他学校有些不同。
大部分的美国学校尤其是私立大学隔外重视知名度,因为维持学校运营的一大部分经费来自学费收入,当学校知名度愈高,自然拉抬申请人数。
如此逻辑,完全不存在于寇蒂斯,因为从创校至今,寇蒂斯提供全额奖学金给所有被录取的学生,因此学校不怕没学生,只怕学生不够好。
迪亚兹说,虽然当前美国经济状况并不乐观,但是学校依然不为所动,因为该政策创造出的“良性循环”
得来不易,“唯有好的学生,才能留住好的老师,反之亦然,这是不能妥协的”
。
有此前提,寇蒂斯选取学生的方式非常直接,“只有具潜力和才华的,才符合条件,其余免谈”
。
迪亚兹举例,一般学校,考虑平衡收支,经常为了提供奖学金给优秀的三人,而招收其他六位一般资质的学生来补足学费缺口,这样的状况,在寇蒂斯绝不会发生。
采取“精兵”
政策的音乐学院,成立九十年来,毕业校友只有区区四千人,平时全校学生介于160人上下。
因此,迪亚兹所需要的“知名度”
是为了确保各地优秀学生得知寇蒂斯,同时吸引更多认同寇蒂斯的有心人士,愿意投注善款,“老实说,身为院长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开源和确保财源”
。
迪亚兹本身为寇蒂斯校友,2006年接掌院长之位之前,为费城乐团的中提琴首席。
作为“台面上”
的音乐家,迪亚兹深知实战经验的可贵,就任后力推“寇蒂斯巡演计划”
(Tour)。
计划的内容如其名,就是努力将学生“放生”
,“要成为演奏家之前,就必须不断演奏。
巡演的经验,是课堂无法教授的”
。
迪亚兹举例,“课堂上无法教的事”
包括:如何面对时差、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如何快速调适在不同音乐厅的演出、演出如何不受心情和健康影响、在社交场合要怎么表现自己、面对媒体要说什么话等。
“Tour”
以六重奏的形式来到台北,同时造访首尔和香港,六重奏的成员包括迪亚兹本人,“在寇蒂斯,学生与老师同台很平常,而且我要强调,寇蒂斯学生的演奏水平很平均,差别只在于经验的多少”
。
对于如何选取巡演的学生,“我希望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因此在确定编制后,我会与各乐器的主修老师讨论,然后进行曲目制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