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这个图示中,考生从9岁年龄组的考题开始,他正确回答了第1,2,4,5,6和10题,错误地回答了第3,7,8和9题。
因为没有全部正确或者错误回答这些问题,因此9岁并不是这个考生的最高组或者最低组,考试需要继续进行。
此时,考生可以接受更高或者更低一组的考题。
考官决定先寻找最低组,因此考生开始回答8岁半组的考题。
考生正确回答了80%的考题。
于是考官施测8岁组的考题,考生正确回答了90%的考题;接着施测7岁半的考题,考生全部回答正确。
因此,这名考生的最低组被确定为7岁半。
用同样的方式,考官继续寻找这名考生的最高水平。
考官首先施测了9岁半组的考题,考生回答正确了40%的考题;接着施测10岁组的考题,考生全都没有回答正确。
因此,10岁组是这名考生的最高组。
二、自适应测验的主要特征
比内智力测验实测的例子展现了自适应测验的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每位考生有不同难度的初始题。
理论上来说,比内智力测验可以根据考官收集的考生信息,从任何一个年龄组的考题开始。
在例子中,如果考官从7岁半到10岁的任何一个年龄组开始,考生会接受同样的考题,得到相同的考试结果。
如果从这个范围之外的年龄组开始,只是会增加一些考题,延长考试,但是考试结果不受影响。
例如,如果考试从7岁组开始,考生应该会答对所有的问题,就会多找出一个最低水平组。
同样,如果从10岁半组开始,考生就会多找出一个最高水平组,因为这个年龄组的考题比10岁组的考题都要困难。
第二,在收集到足够的考生能力水平信息之后,考试就会终止。
在比内智力测验中,如果考题不能再提供任何新的信息时,测验就会终止。
比最低水平组更简单的考题,对考生来说太简单了,而比最高水平组更难的考题又太困难了。
这些考题都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因此施测它们没有任何的意义。
第三,每个考生的考题数量可能会不同。
在一个设计良好的自适应测验中,一般都会规定好考生能力测量的精度水平。
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之前是不会终止测验的。
在比内智力测验中,这个测量精度由最高与最低水平组确定。
第四,每个自适应测验可能会使用题库中不同的考题。
自适应测验的突出特点就是从预先标定好的题库中选出最符合考生能力水平的项目进行施测。
在这个例子中,这个考生回答了7岁半组到10岁组的考题。
另一个考生很有可能回答5岁组到7岁半组的考题,而其他的人有可能回答8岁组到13岁组的考题。
第五,在自适应测验中,考生回答的理想考题的难度在50%左右,因为这个难题的题目能够提供最大的信息。
在这个例子里,考生正确回答的考题比例是60%。
这种“自我调节”
的选题机制会使各类考生获得比较类似的心理体验。
低能力水平的考生会觉得自适应测验比传统的纸笔测验简单,因为在传统的纸笔测验中他们会遇到更多的难题。
相反,高能力的考生会觉得自适应测验比传统的纸笔考试难,因为他们会遇到更多的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