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显然,在这四朵金花中,安吉拉·贝塞特的镜头是充满电闪雷鸣、狂轰滥炸的。
其中有这样很解气的一幕,就是她的丈夫跟他的白人女秘书一走了之以后,她一气之下在马路上就把他的一辆名贵跑车给烧了——就为了给他点颜色瞧瞧。
如果说分别要用一个词给剧中每个女人都总结一下她们各自的类型的话,那么安吉拉就是好斗型,洛雷塔是甜美型,莱拉是可人型,而惠特妮就是闷到无语型。
惠特妮努力想在剧中表现出失意受挫和心灰意冷的情绪,演出来的却是一个对万事万物都漠不关心的形象。
她的魅力并没有一直得到最好的展现。
当她和其他女主角一起搭戏的时候,譬如说一起用餐、女士们一起聊天的时候,她演得像模像样,十分出彩。
但是如果有一幕是惠特妮自己单独出镜的时候,她就显得很不自然。
其中一幕是她和剧中某个人的母亲通电话,她演得目无表情,好像就是直接看着提词卡在背台词一样。
媒体对于《等待梦醒时分》的评价基本上还是非常正面积极的。
《旧金山观察家报》的巴利·沃尔特斯(BarryWalters)发表了影评说:“《等待梦醒时分》是首部真正为黑人女性专属的励志影片。
可以很骄傲地称之为女性题材的片子,女人们‘闺蜜聚会’时晚上在一起看就再适合不过了。”
但同时他也指出,“通过电影来讲述故事,效果反而还没有通过音乐专辑讲述得好。
专辑中女歌手一首接着一首、以马拉松式地演唱把小说原著的主题思想丰满透彻地诠释了出来,而大荧幕却没能有这个效果”
。
《华盛顿邮报》的迪森·豪(DeesonHowe)则发现:“剧中几位女主角安吉拉·贝塞特、惠特妮·休斯顿、洛雷塔·迪瓦恩以及莱拉·罗尚个个活力四射、不相上下,她们演绎的整个故事其实就是讲述男人给她们造成的各种伤害。
故事的情节复杂多样,几位女主角的经历平行铺开,所以这部片子很容易在几种经历相互切换之间就迷失了方向、乱了方寸。
但所幸剧本写得短小精悍又不乏幽默,女主角们的演出也十分精彩(演起这些感情挫败受伤的戏路她们表现得驾轻就熟——大概是想到了鲍比·布朗),还多亏了福里斯特·惠特克导演细致入微的指导,拍摄的效果才得以如此流畅且富于感性。”
来自《旧金山纪事报》的埃德蒙·古特曼(EdmundGuthmann)则认为电影前后不连贯。
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部片子的故事情节可谓滑稽……场景也是枯燥平淡、索然无味。
本来这部电影拍出来的效果应该是女主角们像傻瓜一样时而气得跺脚,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又泪流满面;结果拍出来却是在那儿绕圈子熬时间……这是惠特妮自从电影《保镖》以后第一次演主角,但她的演技实在是太差强人意了,她把剧中人物演得沉闷不堪、而且也很不入戏,好像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事情在等着她一样。”
《芝加哥太阳时报》的罗杰·艾伯特觉得这部电影的故事从一开头就特别引人入胜。
“影片中的人物都并非现实世界中的女性,这些都是小说中精心刻画的一些怀抱梦想、充满渴望的女人。
很多女性观众都会希望自己能成为戏中这些女主人公,身边有没有男人倒无所谓,”
罗杰·艾伯特这样写道,“而影片也确实收效甚佳。
整部电影看下来我几乎没有觉得枯燥无聊过,它的内容题材很像是从哪本女性杂志的观点角度出发来拍的;如果要说这部片子有守护神的话,那么它的守护神一定是梅·惠斯(MaeWest),因为梅·惠斯就是那种希望生活有多些男人、男人更懂些生活的女性。”
1996年1月,《等待梦醒时分》的电影原声专辑重磅出击,赢得了排行榜冠军。
专辑中除了《梦醒时分(呼,呼)》之外,还收录了惠特妮·休斯顿的另外两首歌曲,以及其他多位歌手的新作,包括艾瑞莎·弗兰克林、帕蒂·拉贝儿、TLC组合、唐尼·布莱斯顿、布兰蒂,玛丽·布莱姬、夏卡·康以及其他几位灵乐女歌手。
这一整张专辑,每一首歌曲都是娃娃脸亲自操刀创作完成的。
歌曲《梦醒时分(呼,呼)》以20世纪90年代的流行语“呼”
唱出了旋律中的节奏感,这是惠特妮最为即兴发挥的一首流行歌曲。
在这之前,胡椒盐合唱团(Salt-N-Pepa)曾在1993年演唱过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呼》(Shoop)。
那首歌曲当时荣登十大金曲排行榜。
在1991年时雪儿也唱过一首名叫《呼呼歌(在他的吻里)》(TheShoopShoopSong(It'sInHisKiss))。
而惠特妮唱的《梦醒时分(呼,呼)》是一首旋律简单、朗朗上口的流行情歌,她演唱成功恰好证明了“呼”
字当头的曲目可以连红三次。
这首歌是惠特妮所有歌曲中唱腔最克制却又具感染力的一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