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樊登讲论语:学而自序《论语》塑造了我
banner"
>
小时候从来没有觉得《论语》和我有什么关系,只记得我家墙上挂着一幅粗糙的装饰画,写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上中学时,课本里收录了《论语》中的几篇,我才开始接触《论语》。
依稀记得课本里还有《季氏将伐颛臾》这样难懂的篇章。
作为一个孩子,我觉得孔子真是喜欢骂人啊。
我就这样毫无敬畏心、嘻嘻哈哈地接受了《论语》最初的教育。
1995年,我上大三。
学校安排我们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和香港的一些大学生联谊。
在活动期间,香港的一个学长问我:“你读过《论语》吗?”
我说:“没有,怕是读不懂吧。”
他说:“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不错,很容易读。”
我心中种下颗种子,开学就到图书馆借了《论语别裁》。
至今我都记得,当时对此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南先生的潇洒,此书开篇不是认真地讲解“学而时习之”
,而是“天下由来轻两臂,世上何苦重连城”
。
原来《论语》还可以这样讲?从原文出发,典故、诗词、观点,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这么好看是因为口语化,这是南先生演讲的实录。
我想,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这本书才会给人一种娓娓道来之感,似乎是作者兴之所至,将《论语》讲给朋友听,因此才如此灵动自然,妙趣横生。
后来很多人抨击南先生,说他书里有很多错误,对此我特别能理解。
口语的表达,说错人物、地点这类细节太常见了。
《论语别裁》的优点在于它的潇洒和亲切,多少中国人是沿着这本书入《论语》之门,再沿着《论语》入了传统文化之门?
读书要懂得感恩。
研究生毕业,我进了中央电视台。
这是一个大单位,大到你的努力常常会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化解,让你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有一段时间,我很迷茫:我策划的节目开播遥遥无期,我的能力也得不到领导的肯定,甚至领导都不知道有我这个人;我常常无事可做,一个月里最多工作一两个星期,生活被巨大的空白占领;随之而来的是收入低、房租高、压力大。
这些让我陷入了最现实的困境。
我切实地体会到了深深的恐惧,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从心底蔓延而出,让人抓狂。
我经常会想:如果失业了怎么办?如果节目又被毙了怎么办?如果交不起房租怎么办?有时候甚至会焦虑到失眠。
今天回过头来看,那似乎就是抑郁症的初期阶段了。
有一天,我灵光乍现:何不重读《论语》?反正有大把时间,与其这样胡思乱想,不如好好读书。
于是我决定,把我能找到的关于解读《论语》的书都买回来,用一年时间,不读别的,只研究《论语》,把《论语》吃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