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三十而立 你的立身之本是什么(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十而立:你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banner"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我们很熟悉,也有人喜欢拿来自比。

比如言谈间跟孔子比较,说“孔子十五岁如何,我十五岁如何”

“孔子三十岁做什么,我三十岁做什么”

其实这样比较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人跟人的寿命早就不一样了。

我曾给大家推荐过一本书,叫作《百岁人生》,书中认为我们已经到了长寿时代,我们这代人将来有可能会活到一百岁上下,而我们的孩子,可能在一百二十岁左右。

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应到现在,还并不算到了真正的晚年,所以不能进行机械对比。

孔子说的十五岁的年纪,是一个人的大脑开始逐渐发育成熟的时候。

而且男生发育得比女生晚一些,可能要到十五六岁以后才开始明白事理,才立志要好好学习,考一所好大学。

“十有五而志于学”

,“志于学”

并不表示孔子之前没有学,而是指在这个年龄明白了学习的意义。

这里的“学”

到底在学什么?有人说学的是礼,是祭祀,也可能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

,因为孔子非常擅长这些技能。

我个人认为,十五岁对孔子来讲是个分界线,他终于领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开始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在此前,他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是以玩为主,到了十五岁,他突然觉得玩没有学习有吸引力了,学习中所收获的乐趣和满足感超过了玩乐。

反观现在,有的人活到三十岁还没到“志于学”

的阶段,还是觉得打麻将最好玩,对别的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孔子在三十岁时,就被人问礼。

很多人向孔子请教,问孔子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那件事应该怎样应对,这说明孔子到三十岁时已经自立了,有了自己的专长和立足之地。

“四十而不惑”

,这句话的分歧比较多。

有人认为这代表此时的孔子已经活明白、活通透了,但如果我们这样去理解,那为什么孔子在之后还会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说,他五十岁时如果能够学《易》,就能少很多过错。

既然孔子在四十岁时都已经活明白了,还会追求少犯错误吗?

因此,“不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