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时候,子夏接了一句很棒的话。
他问:“礼后乎?”
——我们是不是应该把礼作为温饱之后的解决方案。
比如当一个地方的人民实现了温饱之后,再给他们讲礼,而不是人们连饭都没的吃,就给他们讲礼。
孔子很高兴,说“起予者商也”
,能够给我带来启发的就是你呀!
为什么孔子觉得子夏这句话接得很棒呢?因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这句话我们前文讲到过,如果一个人在听老师讲授时,只能够记得原话,那他只能不断复述别人的话,复制别人的思想,效果甚微。
但倘若他听到老师讲了某个观点,能够举一反三,想到这个知识能够应用在其他地方,那么他就可以做老师了。
颜回举一知十,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在解释《诗经》里描写女子美好外貌的句子时,说到女孩子化妆的基本原则是“绘事后素”
,子夏由此突然想到了礼的应用也应该和女孩子化妆一样,要放在温饱之后。
在大家的生存条件解决了之后,再普及礼乐。
孔子大为赞叹,对他说:“你很有见地,能够举一反三了。
你对我有启发,以后我可以跟你谈《诗经》了。”
在孔子的教学体系里,《诗经》是在礼、乐、射、御、书、数之上的,属于很高级的内容。
因此,每当他跟学生说“始可与言《诗》已矣”
时,就说明他对学生的话表达出了高度的认可。
我建议大家都把《诗经》翻出来读一读。
《诗经》有个很大的特点,它不像《论语》或者《老子》需要从头到尾一点一点地读。
《诗经》是可以随手翻着看的,我们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先把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读一读,背诵下来。
一篇、两篇、三篇……慢慢积累,一个人便有了文化底蕴。
《诗经》是中国人审美的起点。
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情感的质朴与浪漫,感受恋爱的清纯与炽烈……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一切美妙感受,都能在《诗经》里找到源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