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路上管仲都在唱歌,唱歌的节奏越快,马车跑得也越快。
管仲知道,鲁国如果清醒过来就会追杀自己。
管仲到了齐国,被拜为相。
之后,他尽心辅佐齐桓公,对内治理国家,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齐国土地贫瘠,靠着海和山,管仲就用海水炼盐,在山里开矿炼铁。
一个国家有盐有铁,很快便富足起来。
之后,他又进行了改革,让齐国国力雄厚,兵强马壮,成为春秋霸主。
在这段话中,孔子突然说管仲器量不够大。
有个人便问管仲是不是节俭,孔子说“管氏有三归”
。
关于“三归”
,有很多解释,有的说是三处宅邸,有的说是三处金屋藏娇之所,也有的说是三处放着钱财的地方。
总之,“三归”
就是三个地方。
“官事不摄”
,指的是家里管事的人都不兼职。
如果你生活比较节俭,家里的用人、管家等就会一个人身兼数职,但如果你生活奢侈,让家里的每一个员工都只负责一件事情,你肯定会雇用大量的人帮你打理家务,怎么可能节俭?孔子认为管仲根本不是一个节俭之人。
又有人问孔子:“管仲知礼乎?”
孔子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塞门”
类似影壁,古代的君主一般会在家里设置影壁,起到屏障的作用,而管仲竟然在自己家也设置了一个影壁。
古代君主在招待别国国君时,常常会用到一个设备叫“反坫”
,反坫是大家相互敬酒之后放置空酒杯的土台,这是古代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
而管仲在接见别人的时候,也给自己建了一个台子来放置空酒杯。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仲用树塞门,设置反坫,这些模仿国君礼仪的做法就是僭越。
因此,孔子说管仲根本不知礼。
这一段给人的感觉非常奇怪,因为孔子不是一个容易前后矛盾的人,他曾经表扬管仲的时候,非常肯定,但是在这里突然又说“管仲之器小哉”
“焉得俭”
“不知礼”
。
以管仲的作为,我们至少绝对不能够说他是个器量不够的人。
所以,这一段我们就当一个故事听一下吧,它是否真的出自孔子之口,还存在诸多疑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