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里仁第四(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里仁第四

banner"

>

仁为美:环境对人的影响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孔子说,人一定要尽量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我解读过一本书,叫《瞬变》。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到有些家庭居住在治安不好的地方,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而只要换个环境,孩子的成绩就会慢慢地变好。

美国政府甚至曾经花钱补贴一些穷人,让他们搬离混乱的贫民区,若干年后,政府通过追踪发现,那些搬了家的孩子发生了特别显著的积极变化。

这就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和改变。

社会学里有一个概念叫“破窗效应”

如果你家门口有一辆汽车,车窗被砸烂了没人管,再过两天,轮胎就会被拆掉,汽车会变得越来越破。

如果一个老旧街区的房子,窗户被打烂了没人管,慢慢地,其他房子的窗户也会被砸烂,这个地方的治安会变得越来越差。

如果有人在一面墙上涂鸦而没有及时清理,不久后这面墙上就会被人画满乱七八糟的甚至不堪入目的东西。

这些研究,都提醒我们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未来才能变得更美好。

回到这句话本身。

“择不处仁,焉得知”

,此处的“知”

同智慧的“智”

,一个人总想着买大房子,却没有关注自己是不是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这怎么能够称得上明智呢?

孟母之所以三迁,有她的道理。

孟母发现住所周围的环境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时,就立刻搬家,最后搬到能够为孩子的教育带来正面影响的地方。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是不是必须住在学区房呢?我认为并不是。

当下,有的家庭过于放大学区房的作用,他们买学区房并不是为了寻找仁德,而是获取上学的捷径。

实际上,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讲,真正的“学区房”

永远都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有仁爱之心,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我个人觉得这句话很像是孔子跟自己的学生讲的。

孔子很看重邻居的品质,他希望周围住的都是仁德之人。

最初孔子开馆教学的时候,可能周围的人还不多,随着孔子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很多人慕名而来,很多学生搬到离孔子近的地方住,慢慢地形成了仁人相聚的景象。

我们想象一下,孔子的附近住着子贡、子路等学生,莘莘学子聚在一起,周围都是自己喜爱的德行出众之人,这是孔子非常理想的晚年生活。

我们从这句话中学到的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地找机会与仁德之人相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