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唯恐有闻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新鲜事物(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的习惯是你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养成的,而你此刻却期望着听一本书,你的人生就突然变好,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所以,当你听到某个道理或者方法很好的时候,你需要慢慢做,慢慢琢磨,慢慢练习。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还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更好的道理和经验。

一点一点来,不要想着立竿见影、立地成佛。

从行动力的角度看,子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他心浮气躁,没办法像颜回那样学到更多的东西,领悟更多的道理。

创业者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有个在大公司任职的朋友说,他的老板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外出学习,每次学完归来,先和大家分享自己学的知识和经验,然后马上在公司搞改革。

一开始大家也很兴奋,觉得老板进步了,懂得拥抱变化;后来慢慢地麻木了;到最后,大家都感到恐惧、焦虑,一天到晚改来改去,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做?这就是典型的“闻斯行诸”

当一个人缺乏自己的判断,没有独立的见解,不经过深思熟虑,听到了就立刻行动时,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孔子观点的核心还是中庸之道。

一个人听到很多有用的道理,但像冉有一样,琢磨来琢磨去,迟迟不行动,肯定不行;一听到就去做,发现不合适再朝令夕改,像子路一样,也不行。

中庸之道是你要有自己独立而清醒的判断,要有耐心,同时还要果敢,将这些能力综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合格的学习者。

孔子教育这些性格完全不同的学生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子路急性子的背后,是不急于闻而急于行。

对他而言,“听”

和“做”

这两件事是相互割裂的,这完全不同于王阳明的境界。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但是子路却将这两件事完全分开了,把闻和行对立起来,因此便产生了“唯恐有闻”

——再有道理的事情也别跟我说了,眼下的事情我还没做好呢,再说我就乱了。

我们要把握好闻与行的度,不要让自己成为子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