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即离开,比如一个人到一个地方,觉得不舒服就走了,就是“违之”
。
到别的国家之后,他一看情况,说:“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发现这个地方不好,他又离开了;到了新的地方,他又说:“这些人和崔子一样坏。”
又离开了。
离开齐国后,他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辗转流亡了两三个国家。
子张问孔子:陈文子如何?孔子评价他“清矣”
,意思是这个人不同流合污。
子张又问:陈文子算是仁吗?孔子说:我不知道,我看不出来。
孔子永远在别人问他某人是否仁的时候,说不知道。
因为当一个人做的事看起来符合道义,但都还达不到仁的境界时,无法反映出一个人是否仁。
孔子对令尹子文的评价是忠,对陈文子的评价是清。
“忠”
和“清”
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忠”
是爱国,“清”
是爱名。
“忠”
爱的是国家,是政事,是能够把事做好;“清”
爱的是自己的名声,爱的是洁身自好。
这两者爱的都是外在事物。
有个典故叫周公握发吐哺。
周公洗头的时候,有人来汇报政事,他握着头发就出来跟人谈事情了,可见他有多勤勉;周公正在吃饭的时候,有人跟他汇报工作,他立刻把口中的食物吐出来,放下筷子去迎客。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人人听完都会觉得感动。
但还有一句话,叫作“周公恐惧流言日”
。
当大家都在说周公的坏话,说周公要谋反,要取代小国君的时候,人们会认为周公是好人吗?
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无法判断一个人到底是仁还是不仁。
对于仁,孔子依然是非常保守的,是不敢轻易许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