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才愿意努力学习?是对自己产生不满,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够好,才愿意去学。
如果一个人很自得,觉得自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满足于当下,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就不会有学习的动力。
职场上也是一样,很多人能够做到忠、信,工作十分勤勉,但就是不愿意自我批判,不愿意主动学习、思考。
这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很多人的人生陷入了“不好学”
的泥潭,从此停滞了。
孔子讲这句话不是自吹,而是感叹好学之不易。
有人说,孔子所处的时代,人生下来就是当农民,没有学习的条件,像孔子这样的知识分子是很少的,更别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
那在我们当下,学习的环境已经足够好了,我们能够做到好学吗?
其实,在当下,很多人看起来都在努力地学习,报各种班,但如果报班只是为了能够混到一张文凭,拿到一张证明,或者抱着“别人在学,我也要学”
的心态,这不叫好学,这跟种地是一个道理。
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这是思维上的懒惰,是随大溜。
真正的好学,是像孔子这样,遇到问题爱思考,有好奇心,有求知欲,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去报班不叫好学,考分高也不叫好学,只有“乐之”
“不亦说乎”
,才叫好学。
我讲《次第花开》的时候,有人问作者:我觉得学不学佛无所谓,只要我做个好人就行了。
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但作者回答:这个说法没有错,你想做个好人我当然很高兴,但你首先得知道什么叫好人,好人是有一系列标准的。
当你自以为是个好人的时候,你往往并不是一个好人。
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看出学和不学的区别了。
你看,如果不学习,你可能连做个好人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好人;不学习,我们局限在自己人生的视线和格局之内,永远没法突破。
这句话,是孔子苦心地教导我们,要真的对人生充满好奇心,努力地学习,努力改变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