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子张问仁:经常反思自己的做事方法
banner"
>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曾经向孔子问干禄。
子张是一个性子比较急的人,很年轻,想法比较多,既想当官,也想当老师。
子张现在又向孔子问仁——怎样能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说:做事遵从这五个原则,并能够将其推广到天下,就算是仁。
子张就说:您跟我讲讲吧。
孔子回答:恭、宽、信、敏、惠。
在《论语》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针对为人处世原则的这种集中提法。
比如,温、良、恭、俭、让是子贡描述孔子为人处世的五个词。
此外还有我国古代社会讲的“三纲五常”
中的“五常”
——仁、义、礼、智、信。
在这里,孔子送给子张的这五个词是恭、宽、信、敏、惠。
为什么跟子张说这五个字?很有可能孔子在因材施教。
子张的缺点大概是对他人不够宽厚,比较急躁,所以孔子跟他讲恭、宽、信、敏、惠。
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是讲做人的,而恭、宽、信、敏、惠是讲做事的。
子张是一个爱做事的人,所以孔子跟他讲的是做事的原则。
孔子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恭则不侮”
:如果你能够恭敬地对待他人,无论是对待在上位的人,还是对待在下位的人,都能够保持礼仪,那就没有人侮辱你。
你怎么对待世界,世界就会怎么对待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宽则得众”
:作为管理者、领导者,要心胸开阔,在一定程度上容得下他人犯错。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吹毛求疵,每天盯着员工,觉得这儿不行、那儿不行。
千万不要觉得,你能够挑出员工的毛病,就代表你比员工的水平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