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礼云礼云 制度执行不能流于形式(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礼云礼云:制度执行不能流于形式

banner"

>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这是孔子的感叹。

在《八佾》篇中,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一个人如果不仁的话,礼和乐都不能约束他。

在这里,孔子又发出了感叹“礼云礼云”

有人把“云”

作为语气助词,这句话就是“礼呀礼呀”

还有人把“云”

作为动词,“说”

的意思,这句话就是“你总说礼”

“你嘴上整天挂着礼”

“玉帛”

是玉器和丝帛,都是当时礼仪活动中涉及的物品。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整天说礼呀礼呀,难道说的都是玉器、丝帛之类物质上的东西吗?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整天说乐呀乐呀,难道说的都是敲钟打鼓这类形式上的事吗?

孔子这里讲的,是外在的形式背离了礼乐制度的本质,没有做到内外合一。

如果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能够进入每个人心中,人们发自内心地奉行礼乐制度,孔子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周公之礼是在什么时候变了呢?当礼乐执行变成走过场,变得形式化,变得官僚化的时候,周礼便名存实亡了。

面对礼崩乐坏,孔子内心忧虑,发出了无奈的感叹。

孔子的感慨让我反思当今对待节日的态度。

现在很多节日都过成了购物节,比如三八节要购物、父亲节要购物、母亲节要购物,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也要购物。

节日设置多数为了庆祝、感恩、纪念、提示一些事情,有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但是在商业化的炒作下都变成了买买买的“剁手节”

孔子强调过这样的道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流程和仪式感到底是为什么而存在?孔子认为,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这件事情的本意而存在,而不是为了把它搞成一个形式。

如果真心诚意,不需要奢华、繁缛,一缕清香,足以表达心中感念。

若心无敬意,对节日、祭祀、礼仪不尊重,那么流程再精细,物品再奢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都是铺张浪费而已。

《工作需要仪式感》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工作中一些固定的仪式是为了调动整体工作的气氛。

其不只是讲仪式感很重要,还分享很多营造仪式感的方法,目标在于改变团队的工作氛围。

这就类似于孔子所追求的礼和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只为成就那些梦想造化之门我没想捉妖啊香江神探[九零]亚索的英雄联盟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反派女配,以武服人穿梭时空的侠客锦堂归燕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一剑倾国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惩罪者:诡案迷凶原来我早就无敌了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黄泉过阴人女尊世界的白莲花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