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孔子敬佩柳下惠,觉得他的品行道德值得赞叹,但是孔子并没有效仿他的做法。
孔子四方游历,四处奔走,就是到处在找能够跟自己合作的人,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心理学当中有个规律叫“耦合效应”
,强调了一个人的行为和状态离不开环境的影响。
一个坏人做坏事通常是与环境分不开的,当他离开这个糟糕的环境以后,可能就不再做这样的坏事。
如果你将一个城市里最脏乱差的、犯罪率最高的地方治理好了,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些犯罪分子只是去了别的地方。
事实并非如此——当糟糕的地方被治理好以后,这里的犯罪分子也许真的会消失。
这是因为环境的耦合性被破坏掉了。
人的行为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柳下惠能够像孔子一样相信环境的力量,那么他不仅可以继续保持直道,还会努力去寻找能够实现他“直道”
的国家。
什么叫好的国家、好的城市、好的公司?就是能够让人安心过日子的地方。
在这里,你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公民,你的日子就能够过得很好;在这里,有理可说,有道可循,有法可依。
假如在一个环境里,讲理的人处处受气,有势力的人有话语权,那人们的生活就无法安生了。
柳下惠的这句话,虽然看上去逻辑完整,但是是有漏洞的,他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件事情的结果如何,跟自己有关,跟环境无关。
他的观点是,天下哪里都一样,这是“固定型心态”
。
孔子跟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孔子依然抱有希望,不断地去换不同的环境,尝试寻找能够施行仁道的国家,这显示了孔子是“成长型心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