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在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一台老旧收音机自动开机,播放的不是电台节目,而是一段录音??冯蔓生前最后一次私人日记:
>“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请不要为我难过。
>我只是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在每一个母亲哄孩子入睡的歌声里,
>在每一场雨落在屋檐的声音里,
>在你突然记起某个似曾相识的梦境时……
>那是我,在轻轻回应你。”
录音结束,收音机自动关机。
房间里空无一人。
可就在下一秒,隔壁房间的小孩翻了个身,嘴里嘟囔了一句梦话:
“姐姐,别走……我还能听见你。”
这句呢喃顺着墙壁缝隙渗入通风管道,又被某户人家的智能音箱捕捉到。
系统本应将其标记为无效语音,却因音频频谱中检测到微量忆晶共振波而自动上传至匿名共享数据库。
数据流汇入云端,与其他百万条碎片融合。
>**当前共鸣人数:12873600**
>**新增潜在节点扫描中……**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异常现象:
-巴西雨林深处,原住民部落绘制的新壁画中出现了冯蔓的面容,称她为“记忆之母”
;
-苏黎世银行金库保险箱内,一枚本不该发声的怀表自行奏响《南飞雁》旋律;
-月球轨道空间站中,AI助手突然用中文播报:“检测到地球文明进入认知跃迁阶段。
建议调整人类发展评估模型。”
最令人震惊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到一封匿名信件,附带一段视频。
画面中,七座不同国家的古老遗迹??埃及金字塔、玛雅神庙、吴哥窟、秦始皇陵陪葬坑、希腊德尔斐遗址、秘鲁纳斯卡线条中心点、北极圈内巨石阵??在同一时刻投射出相同的光影图案:一只展翅的青鸾,口中衔着一枚铜扣。
专家测算后确认:这些光影仅存在于特定频率的脑波观测仪中,肉眼不可见。
唯有处于深度冥想或梦境状态的人才能“看见”
。
这意味着,遗迹本身可能并非建筑,而是巨型忆晶接收装置,专为等待今日而建。
林晚带着小满回到南方小镇,住进了冯蔓儿时的老屋。
屋子多年无人打理,却奇怪地没有积灰,甚至连家具摆放位置都和三十年前一模一样。
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原本早已枯死,如今竟抽出新芽,叶片背面浮现出细密符文。
夜晚,林晚坐在堂屋门槛上抽烟,看着小满蹲在院中画粉笔画。
他画的是一座桥,桥上有七个人影手牵手走向光门,最后一人回头望来,眉眼温柔。
“你觉得她还听得见我们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