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纪录片叙事视角(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个称呼,表明了纪录片使用的是第三人称,整部纪录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只有少量的字幕用来提示必要信息,限知叙事特征明显。

(四)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这种叙事视角是创作者使用解说词全方位讲述事实,可以全面展示被拍摄对象的过去、现在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时空跨度比较大。

通常情况下创作者会加入一些议论抒情段落,因此创作者的立场比较明确,主观表意色彩比较强。

例如,纪录片《苏园六纪》之《吴门烟水》的解说词开头这样写道:

“对于一个世界性组织向苏州投来的瞩目,苏州的平民百姓像迎接每一场如期而至的春雨一样,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平常,因为最了解那些古典园林价值的,毕竟是他们。”

《苏园六纪》主要讲述苏州园林的历史与现状,其中居住于苏州的人们是重要表现对象。

《吴门烟水》这集一开始就使用了“苏州的平民百姓”

这样的称呼,表明这集使用的是第三人称。

该集纪录片中没有出现任何人物同期声,字幕仅限于解说词字幕,全知叙事特征明显。

(五)混合人称限知视角

通过前面四种纪录片叙事视角的讲述,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种叙事视角都有它的优势,也存在某些局限。

为了最大程度优化叙事视角功能,近年来出现了将不同叙事视角组合运用的情况,即混合人称限知视角。

这种叙事视角实际上是创作者将第一人称限知视角与第三人称限知视角结合了起来,既能发挥第三人称客观叙事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第一人称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优势,还可以发挥同期声具有现场感的优势。

这种叙事视角是通过人称的不断转换实现的,观众可以发现解说词一会儿是第三人称,一会儿又变成第一人称。

例如,在纪录片《诚城》中,解说词开头这样写道:

“画家忻东旺在北京的画室正在装修,给他装修的是些河北、山西来的农民,这些流落在城市里谋生的农民,有他们自己的身份:农民工。

这三个字在忻东旺的心里是复杂的,那原本也曾是他自己的身份,这让他有了提笔作画的欲望。

我觉得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隐私,它难以言说,一些非常熟悉的人常常触动我画画,那是一种莫名的感觉,似乎是一种矛盾的力量在吸引我,同时还产生了一点使命感。”

这两段解说词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部纪录片的叙事视角。

第一段一开始就提到“画家忻东旺”

这个称呼,而第二段一开头使用了“我”

这个人称,这里的“我”

就是“画家忻东旺”

当然,这部纪录片比较严谨的地方在于,当解说词以第一人称“我”

来讲述时,会同时出现“忻东旺自述”

这样的提示字幕。

整部纪录片还出现了忻东旺本人、家人以及其他一些画家的人物同期声,限知叙事特征明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