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000年前,曾有四条道路从这里通向西方。
十几个世纪以来,这里曾经汇集着来自欧洲的货物和文化,来自中亚的语言及文字,来自印度的艺术和宗教;它们在这里与中华文化全面交融。
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献,被称为人类进入中世纪历史的钥匙。”
敦煌“曾经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1000年前,曾有四条道路从这里通向西方。
十几个世纪以来,这里曾经汇集着来自欧洲的货物和文化”
,这几句解说词将敦煌的主要历史介绍得非常清楚。
了解中国历史的观众对于丝绸之路应该非常熟悉,当听到“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这句话时,他们马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来自中亚的语言及文字,来自印度的艺术和宗教;它们在这里与中华文化全面交融”
,表明敦煌在中国古代不仅经济地位重要,在文化方面的地位也非常崇高。
因为这里有“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献”
,它是“人类进入中世纪历史的钥匙”
,为后面内容的展开做了铺垫。
三是进行故事化表达。
由于时态的关系,这类纪录片通常会遇到情节张力缺乏的问题,因此解说词应该适当增加一些情节化的设计,以降低观赏难度,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继续看《敦煌》之《舞梦敦煌》中这段解说词:
“在无数关于乐舞的历史文献中,我们都找不到一个乐舞伎人的完整故事,在敦煌学者的指导下我们虚拟了歌舞伎程佛儿,她的原型是成千上万个教坊舞伎和民间艺伎,她将带我们走近那段尘封的历史。”
历史文化纪录片故事化是指通过情节化设计,给历史事实增加一种戏剧化色彩,便于观众理解和接受。
对于这种做法,纪录片学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但是上面这段解说词的出现却引发了巨大争议。
反对者认为这是典型的“无中生有”
,违反了真实性这个纪录片的本质属性;而支持者认为虽然个案没有文献记载,但是历史事实是存在的,为了便于纪录片故事化讲述,在告诉观众操作规则的情况下可以这样做。
这种方法实际上借鉴了西方新纪录片运动中出现的“虚构”
手法,是反射模式的经典运用,这样做可以避免历史事实教科书式讲述带来的枯燥乏味问题。
它具有基本的历史事实依据,而且已经明确告诉观众这是在敦煌学者的指导下虚拟的。
在这段解说词之后,这集纪录片又花了10多分钟时间讲述了“程佛儿”
这个“虚构人物”
的故事。
(三)理论文献纪录片
理论文献纪录片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纪录片类型,通常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为讲述对象。
解说词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交代重要历史细节。
与历史文化纪录片相比,理论文献纪录片一般资料比较详实,为描述历史细节奠定了基础,解说词对历史细节的描述不仅可以使纪录片显得内容丰满,还有利于观众能在观赏时沉入历史情境。
二是凸显正面历史人物的精神品格。
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历史人物身上往往具有精神层面的闪光点和伟大人物的精神品格,这是他们为后人时常缅怀的重要原因,因此解说词应善于不失时机地将这种精神品格凸显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