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纪录片语言系统(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长镜头是时间和空间的再现,它使特定的动作能在一段连续不断的时间里在几个空间平面上延伸发展,形成多平面相互衬托的画面结构。

因此,长镜头理论的出现,不仅是摄影技术的发展,更有着重要的电影美学价值。

作为一种表现手段,长镜头早在巴赞之前就已经流行于电影拍摄中,但是巴赞并不仅仅把长镜头当作一种表现手段或技巧来对待,而是从其美学价值来进行理解。

长镜头思维不如蒙太奇那么强烈,它像一位静默的观察者,站在世界的某个地方,认真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巴赞认为,叙事的真实性与感性的真实性是针锋相对的,而感性的真实性首先来自空间的真实。

长镜头在阐释空间方面所具有的真实性的优势,无疑是先天性和决定性的。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镜头运用的好坏成为决定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田壮壮执导的纪录片《德拉姆》中,长镜头运用得非常出色。

尤其是影片开头的几个长镜头,以一种膜拜的方式,表达了对土壤的崇敬:雄伟的山、宁静的街道、端立的房屋、井然有序的马帮。

该片镜头非常冷静,似乎所有的镜头,都是把摄像机摆在那里等待,等着拍摄对象走过来。

这种缓慢的节奏,与当地的山水、当地的生活是相吻合的,尊重是“字里行间”

透露出来的态度。

在影片中,观众似乎感觉不到蒙太奇的存在,看不到主观思维的表露,即使是拍人,也是拍他们独白的场面,互相之间少有联系,他们在人神共居的大环境中讲述自己,似乎又不是在讲述自己。

因此,该片通过长镜头表达的是一种情绪、态度和信仰。

(三)特殊效果

长期以来,由于真实性的本质属性规定,特殊效果(简称“特效”

)在纪录片创作理论层面很少被提及。

而事实上,特效在纪录片创作实践中是广泛存在的。

只要影片中出现了超越人的正常视听感受的效果,都可以纳入特效研究范畴。

例如,卢米埃尔兄弟早期拍摄的纪录短片《拆墙》,前半段呈现了一堵墙被一个人拆除的过程,后半段使用“倒放”

的技巧,呈现了被拆除的墙如何复原的过程,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经验的独特感受。

目前纪录片中出现的特效,主要包括前期特效和后期特效两个方面。

前期特效主要是指特殊摄影,具体有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微观摄影、红外摄影等;后期特效主要是指编辑特效,具体有字幕特效、转场特效、动画特效等。

特效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创意能动性,延伸了纪录片的艺术手法,为增强某些类型纪录片的叙事能力提供了条件。

2005年,由陈骞等执导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上映,该片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拍摄的,选题直击历史事实正面——郑和下西洋。

但是,历史档案的缺失为影片的拍摄设置了巨大障碍,摄制组在一年半的拍摄时间内,追随着郑和的足迹,遍访国内外专家,透过历史的迷雾探寻真相。

创作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一大难点是历史场景的再现,据有限的文献记载,郑和船队有船只200多艘,其中大型船只62艘,最大的船只长148米,宽60米。

由于历史久远,这些船是没有被保存下来的。

对于纪录片来说,这么多和这么大的船只,如何用画面来展示呢?创作者想到了使用动画特效。

在第1集《奉使西洋》开头,动画展示的浩瀚的海洋、冲天的巨浪和密密麻麻摆布的船只,让观众十分震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