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X训练营》开头,影片采访了一些当时还是间谍学校学员的老兵,为观众提供了精彩的个人故事。
影片开头通过采访两位老兵展示了间谍学校对于个人的要求。
例如,成为间谍要学习很多东西。
发展部分讲述了学员自己的故事,包括有的人第一次是怎么来到这个营地的;有的人是怎么被当时的实弹训练震惊的;有的人描述了那里的训练内容,怎么在敌后搞破坏,怎么欺骗德军,怎么逃过德军的搜捕,怎么在敌后参加营救,怎么和战友相爱等。
**部分采访了苏联间谍在美国的遗孤。
结尾部分采访了这些学员们现在独特的人生体验,他们谈到了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认识,对战争和死亡的淡然,对国家的效忠等。
在对亲历者的采访中,影片主要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串联。
结尾部分的采访体现了战争结束后对人性的回归和对过去一切的坦然。
这一部分看似客观,但是仍然传递出这些老兵们是为国家而战的主题。
纵观全片可以发现,历史学家大卫·欧·基夫在遗址上的挖掘研究工作是附着于影片主线上的重要情节点。
一是他在挖掘现场证明原址是被烧毁的,二是去英国国家档案馆找到原版的间谍手册,三是介绍X训练营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四是认为伊恩·弗莱明(《007》系列电影的编剧)有可能曾在X训练营受训。
在影片发展部分,他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是阐述盟军的相关情况,包括大卫找到了当时训练的子弹壳,南美航线的重要性,挖掘出了盟军的先进发报机等;第二是阐述盟军的优势,包括近战格斗是为特工专门设计的,塑料炸弹效果好,美国的优势在于有很多欧洲移民;第三是说明敌我之间激烈的对抗,包括盟军需要处理大量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对于欺骗德军的重要性,德军在训练和武器上十分先进等。
**部分出现了应对苏联核战争的钢筋混凝土,将故事推向冷战时代。
结尾讲到了苏联间谍投靠了美国,留下了结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合法性是不容置疑的,这似乎是影片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主要思想。
四、绝妙的解说思路
解说词的重要作用在于补充画面提供情节的不足。
在《X训练营》开头部分,解说词主要讲述了训练营是如何招募优秀学员的。
发展部分则主要补充讲述学员们的个人经历,影片提到了伊恩·弗莱明,然后专家解释他虽然有可能接受过训练,但是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
解说词这时讲到,“虽然没有办法直接证明伊恩·弗莱明在此受训,但是罗伯特·科德尔等人却可以证明他们确实在X训练营接受过训练”
。
在**部分,解说词讲到,“盟军的情报工作初见成效,但只靠情报无法赢得战争”
。
对没有经验的北美间谍来说,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他们将首次深入敌后,如果被俘获即意味着死亡。
五、结语
总体而言,纪录片《X训练营》具有叙事文本的某种独特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一部创作精良的影片。
影片将多种叙事要素综合运用,弘扬了某种美国人眼中的主旋律,民族主义色彩明显,充分体现了西方式理论文献纪录片的创作思路。
理论文献纪录片是否好看、耐看,关键看其选择什么样的叙事策略以及叙事策略是否运用到位。
[10]无疑,该片通过文本建构体现了高明的叙事策略,是一部好看且耐看的纪录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