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纪录片解说词写作方法
banner"
>
由于在不同的纪录片中,解说词的地位有差异;因此,为纪录片提供解说词的方式也有差异。
全解说词纪录片一般是在拍摄前就写好了解说词,半解说词纪录片一般是在画面剪辑完成后开始写解说词。
无论哪种情况,解说词写作都要讲求具体方法。
一、配合画面视野下的解说词写作
这里讲的“配合”
,是指在纪录片创作中,解说词要配合画面实现叙事和表意功能,或者说解说词要体现出为观众“看”
而写的特征。
在撰写解说词时,撰写者应该充分考虑配合性这个特征,不能像写一般文章那样只专注于文字而不顾其他。
[2]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部分而独立存在,有的看似写的支离破碎的文稿,合于画面可能珠联璧合;有的看似完整华美的文稿,合于画面可能重复无味。
因此,解说词是一种以“不完整”
取胜的特殊文体。
(一)不要与画面形成重复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艺术作品,画面是表达内容的主要途径。
所以,能够用画面表达的,尽量使用画面表达,只有在画面无法表达的情况下,才考虑选择解说词。
例如,在涉及使用画面对事件场景、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展现时,创作者如果觉得画面意义比较模糊,无法充分表达内涵,就可以使用解说词,从而将画面内容阐述得更加清晰。
但是,要特别注意解说词不要和画面重复,以免出现“看图说话”
的情况。
例如,纪录片《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的开头部分讲到,生活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在古代曾经受到罗马人、日耳曼人和摩尔人的多次侵犯,但是他们从来只有反抗,没有妥协,这与他们的性格特征有直接关系。
该片为了使这个说法更加形象直观,使用了一段观众非常熟悉的西班牙斗牛士斗牛的场景,与此同时,解说词写道:
“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两千多年中,伊比利亚半岛上战火连绵不断。
这块土地曾先后被罗马人、日耳曼人和摩尔人征服。
正如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斗牛士,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同入侵者的抗争。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仿佛植根于基因中的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的豪情。”
为上述这段画面添加解说词,如果按照传统做法,对斗牛士的斗牛技术或者斗牛场面如何精彩作描述,那就必然造成解说词与画面内容表达重复的问题,使解说词失去应有的价值。
而上面这段解说词采用议论手法,具体解释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的性格特征是“追求刺激、喜欢冒险”
,而斗牛就是那些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的人们喜欢从事的活动。
解说词和画面不仅没有重复,而且形成很好的呼应。
由此可以说,在涉及事件场景、自然景色、人物形象画面时,尽量避开重复性的描述是纪录片解说词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注意与画面的间断性结合
纪录片解说词和画面最为理想的关系是,既与画面配合,又有自己独立的个性。
因此,解说词的写作需要做到与画面在分离中有结合,在结合中有分离。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握这一点呢?解说词与画面结合点的选择最为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