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纪录片风格决定了纪录片的叙事与表意方式,对于剪辑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纪实型风格纪录片解说词侧重叙述,比较平实,镜头节奏较慢,长镜头较多,字幕较多;政论型纪录片解说词侧重议论,镜头节奏中等,长镜头较少,字幕较少;写意型纪录片解说词侧重抒情,镜头节奏较快,长镜头很少,字幕较少。
纪录片基调种类有很多,有感动型、感伤型、幽默型、惊奇型、战斗型等。
纪录片基调对解说词配音和音乐选配有重要影响,总的原则是基调要高度协调统一。
例如,基调为感动型的纪录片,一般情况下纪录片的主要人物具有某种高尚精神或感人事迹乃至曲折经历,解说词配音语气通常充满热情与赞颂,通常需要选配旋律优美、能激发人们激昂向上情绪的音乐。
(三)检查镜头质量
在正式开始编辑工作前,相关人员需要从镜头技术与镜头艺术角度进行专门审看,如果发现有些镜头出现焦点不实、光线不佳等技术问题,镜头重复较多但没有新信息或新角度,甚至场景不佳、主体不明、画面混乱等艺术问题,需要考虑移送专门文件夹中或有选择地删除。
二、纪录片画面剪辑
(一)剪辑流程
画面是纪录片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剪辑工作的流程性较强。
如果不按照基本剪辑流程操作,往往会导致剪辑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后陷入困境。
1.纸剪
纸剪是指在纸上将整理好的素材进行大致排序。
具体方法是基于镜头将所有场景、过程、细节和人物同期声等标注主题词然后写到小卡片上,再按照事先确定好的叙事手法摆放小卡片的顺序,并做出必要调整。
这项工作从宏观层面对纪录片叙事路径进行整体谋划,使素材与纪录片成片之间建立联系。
当然,有些微型纪录片涉及的场景、过程、细节和人物同期声等相对较少,也可以选择直接在纸上写出来,然后以连线的方法进行排序和调整。
2.粗剪
粗剪的任务是将纸剪的思路由设想变成现实。
具体方法是按照纸剪中小卡片摆放的顺序,将基于镜头的声画素材从素材库中导入非线性编辑软件。
粗剪主要是用来检验纸剪的效果的,并为下一步精剪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它必然是一个半成品。
有些镜头可能会一直保留到精剪,有些可能不会,这个时候不必考虑这些,也不必考虑镜头衔接等细节问题。
在粗剪完成后,剪辑人员需要在非线性编辑软件画面轨道中通看一遍粗剪效果,从总体上看叙事架构是否已经建立起来,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平衡等。
如果发现有些地方镜头太多,导致叙事冗长,可以先做一些删除工作;如果发现某些镜头表现力不佳,需要从素材库中导入其他相关镜头进行替换;如果发现有些地方镜头太少或者某些镜头没有,需要记录下来,进行一些必要的补拍。
3.精剪
精剪是对粗剪结果的压缩与细化,使最终保留在非线性编辑软件内的每个镜头不可或缺。
具体方法是按照镜头剪辑的方法要求,做到镜头长度适当,节奏感强,组接流畅,使得纪录片画面部分最终定型。
这一阶段主要考虑影片的各种细节问题,如镜头的衔接、场景的过渡、段落的转接、声画关系的处理、配音配乐、字幕动画设计制作等。
这些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无关大局,但处理不当却很容易成为碍眼的沙尘、刺耳的噪声,直接影响影片的品质和视听效果。
[1]
(二)剪辑方法
苏联著名导演爱森斯坦认为:“把两个不相干的镜头并列组合后的含义不是和而是积。”
[2]在纪录片创作当中,如何让镜头在有限的时空里组合出“积”
的效应,从而简练、完整地呈现画面部分?这涉及镜头的组合剪辑规则。
1.镜头顺序剪辑
(1)叙事型剪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