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纪录片转场的最高境界是看不到转场痕迹,使观众自然跟随导演的思路观看纪录片,加入对事件的整体思考从而产生强烈共鸣。
[5]由此可见,纪录片剪辑中应该着重使用无技巧转场,尽量少用技巧转场。
三、纪录片声音剪辑
纪录片声音系统是相对于画面系统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叙事与表意系统。
在声音剪辑中,剪辑人员一方面要估计与画面的有效配合关系,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声音与画面实现“无缝对接”
,发挥声画一体的整体优势。
(一)人物同期声剪辑
人物同期声是指纪录片画面中出现的人物同步话语。
随着同步录音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对纪录片真实特质的认识,人物同期声在当今纪录片创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物同期声的剪辑要求是话语重要、语意完整、层次清楚、注重选择。
基于这些要求,可能某个人物在接受采访时谈了半小时甚至1小时,但真正剪辑到纪录片中只有几分钟。
就人的一般听觉习惯而言,人物同期声和镜头同时切入,听起来就会很突然、很生硬,原因是没有遵循观众听觉心理的一般规律。
因此,人物同期声剪辑中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在这个前提下,下面四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1.声音逐渐提高
为了避免人物同期声和镜头同时切入带来的很突然、很生硬的问题,剪辑人员可以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中的声音处理技术,使人物同期声在开始时由低逐渐过渡到正常。
2.镜头前于声音
当出现反映事件进程、人物沉思等内容的镜头时,剪辑人员可以在人物开口说话前让镜头保留一个过渡幅度,这个幅度的长短可依据具体情况而定,既可以营造现场气氛,也可以变换纪录片节奏。
3.声音前于镜头
当需要在故事中有效连接两个场景,并使得场景连接有悬念感时,剪辑人员可以使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的方法,即下一场景人物同期声已经响起,但镜头还是上一场景的内容,这样可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增加纪录片的戏剧性效果。
4.声音插入镜头
当某段人物同期声过长时,如果长时间是人物说话的镜头,就会给观众造成冗长的感觉,这个时候需要在中间有选择性地插入与人物同期声内容相关的镜头,给观众造成一种纪录片叙事善于变化的感觉。
(二)环境同期声剪辑
环境同期声是指除了人物同期声外的所有现场声音。
和人物同期声一样,随着同步录音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对纪录片真实特质的认识,环境同期声在当今纪录片创作中越来越重要,可以起到阐释画面、传达情绪、渲染气氛等作用。
环境同期声的剪辑要求是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不同的剪辑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这里重点讲述一下环境同期声剪辑的四种方法。
1.声音引导镜头
当需要连接故事情节中两个相关场景时,剪辑人员可以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中的声音处理技术,将下一场景的环境同期声前置,即镜头是上一场景的内容,但下一场景的环境同期声已经响起,这样可以提前渲染下一个场景的现场气氛。
2.声音无胜于有
当需要特别强调部分镜头的某种表意功能,或者将观众注意力吸引到镜头中人物动作上时,剪辑人员可以将原本音量正常的环境同期声,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中的声音处理技术,使其声音消失。
3.声音高于正常
当需要特别强调周围环境的安静时,剪辑人员可以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中的声音处理技术,将观众在生活中原本听不到或者非常低的声音故意提高,以“局部高声”
反衬“整体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