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七章 古代印度的土地关系和奴隶制度(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时诸商人,皆共集会,各相议言:‘我等今可办具资粮入海之具,诣彼大海,为求财故,必应当获种种珍宝来还其家。

……’尔时彼等五百人,具办所需入海货物有三千万。

持一千万,拟道路中资用粮食。

又一千万,与彼商人,以为本货。

第三千万,拟治舟船,及船师价。”

《佛本行集经》第五十卷《说法仪式品》下第四十九卷《五百比丘因缘品》第五十卷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佛本生故事》第五卷《佛说清信士阿夷善持父子经》第五十三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名叫阿夷善持的人家,借买卖之利,多获财富。

在《佛本生故事》中,讲到商人、货币、经商等内容的很多。

如它的第一篇说的就是两个商队长的儿子经商竞争的故事:“古时候,当梵授王在迦尸国波罗奈斯城治理国家的时候,菩萨转生在一个商队长家中,长大成人后,带着500辆车,从东到西,从西到东,四处经商。

在波罗奈斯城,另外有个商队长的儿子,生性愚蠢,缺乏智慧。”

竞争的结果当然是菩萨赢了,而那个愚蠢的商人输了。

那个愚蠢的商人不仅损失了全部财产,而且连性命都搭进去了。

在另一篇中,讲到一个聪明的年轻商主如何用一只死老鼠发家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他的聪明,而且说明了在那样一个商品货币关系相当发达的时代,只要动脑筋,就能通过正当的途径——经商发家致富。

《佛本生故事》中还讲到货币,而铸币的存在及其在商品交换中的广泛使用,既是商品货币关系发达的反映,也是其发展的条件。

众所周知,在古代世界,虽然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很早,但一直到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也没有自己的铸币。

在它们被波斯帝国征服后,虽然大流士改革铸造了金币,并允许各行省铸造银币、各自治市可铸造铜币,但是铸币一直未能流行起来。

在这两个地方,基本上还是用一定重量的金或银来估价商品和交换商品,很少用金或银的铸币。

另外,古代印度列国时代阶级分化的剧烈也说明了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一些人因买卖之利多获财富。

佛经中讲到一个家道中落的青年,靠善于经营、了解行情和信息,在经商过程中,由一个小人物很快就发展成拥有20万钱财的大商人。

佛经中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名叫伽拔吨的商人,开始时很富,但后来破产了,“遂至贫穷,其宗亲眷属,尽皆轻慢,不以为人”

后来他“遂弃其家,其诸伴党,至大秦固,大得财富,还归本土。

时诸宗亲,闻是事已,各设饮食、香案、妓乐,于路往迎”

这个故事既体现了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情况下的世态炎凉,也反映了在这种情况下贫富涨落的急速。

因此,说古代印度的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因而导致农村公社长期存在的论据是不充分的。

而农村里的手工业者生产的产品也并不是只在本地区消费,他们也把产品拿到城市里去出售。

《佛本生故事》里有一个故事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故事说,一个城市商人和一个农村商人合伙做生意,农村商人把自己的犁暂时寄放在城市商人那里,但那个城市商人却把这些犁私吞了,当农村商人来找他要回自己寄放在他那里的犁时,他说农村商人没有在他那里寄放东西。

这个农村商人的犁当然是他本人或农村的。

图7.1货币及商船

所有这些情况表明,在列国时期和孔雀帝国时期,是否还存在农村公社,值得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