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章 佛教(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无可否认,这对于婆罗门所极力维护的种姓血统论是一种否定。

《芒果本生》这个故事中,说到一个出身婆罗门的青年,向一个旃荼罗学习了一门咒语技艺,能在任何季节得到芒果。

但这个旃荼罗老师对他说,不论谁问他的老师是谁,他都不能隐瞒,如果隐瞒了,他的咒语就不灵验了。

这个婆罗门青年答应了老师的嘱咐。

可是,他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当国王问他的老师是谁时,他没有说实话,结果,他学习的咒语就忘了,不灵验了。

于是他向人们说他的老师是一个旃荼罗。

国王在一首偈颂中说:“刹帝利和婆罗门,吠舍以及首陀罗,旃荼罗和波拘萨(按:波拘萨和旃荼罗一样,是印度最低种姓之一),不管他是何种姓,谁个能够授法道,谁个就是王中王。”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

说。

四谛意即四种“真理”

: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主要讲现实存在的种种痛苦。

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主要是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集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原因。

佛教认为,人生之所以产生上述八苦,其根源在于“欲爱”

人们总是有追求**乐的欲望,有希望长生的欲望,也有掌握权力的欲望,可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连“我”

都是多种因素的暂时结合,并非真实的存在,因此人的欲望总会落空。

而人的欲望一旦落空,就会产生痛苦。

佛教还吸取了婆罗门教的轮回说,认为人有欲望就会有言行,有因果循环,就会有生死轮回之苦。

灭谛,就是指消灭痛苦、消灭苦因、消灭欲望的真理,佛教称这种境界为“涅槃”

所谓涅槃,意即灭、灭度或圆寂,这是佛教所幻想出来的不生不灭、永远超脱轮回的一个寂静的境地,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

道谛,是指为实现佛教理论所应遵循的手段和方法。

佛教认为,要消灭痛苦,其方法是学习教义,遵守戒律和八正道。

所谓戒律,主要是指信徒在道德实践中所要做到的“五戒”

和“十善”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是以五戒为基础扩充而来的,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不骂人,不说人坏话)、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贪欲、不嗔恚(不愤怒)、不邪见(不违背佛教的见解)”

五戒和十善实际上就是世俗道德的神圣化。

“八正道”

意为八种通向涅槃的正确方法或途径,以四谛为标准。

八正道包括“正见”

(信仰正)、“正思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