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山林惬我意,不愿居城巷。”
赛里萨里耶,青年时曾经是迦毗罗卫的一个将军,因为该国国王出家,所以他也出家成为佛教徒。
[67]
维萨卡长老,本是摩竭陀国的一个王子,并曾经继承过王位。
后来出家。
[68]
达尼耶长老,王舍城一个陶工的儿子,长大后也成为一个陶工。
[69]
帕洽耶长老,是罗希(Rohī)城的刹帝利王子,曾继位为王,后出家[72]。
阿巴帕里长老尼,是个妓女[74],等等。
佛教徒的成分复杂,其入教的动机也多种多样,这对佛教的分派乃至分裂不能不产生影响。
佛教徒入教的原因以及佛教接受入教者的原因举例:苏曼格拉长老本是一个农民,一次,波斯匿王向佛教弟子们供斋时,臣民们也去供奉斋品,苏曼格拉也去了。
他看到僧人们生活优裕,尊贵无比,于是也入教了。
他的一首偈颂反映了这种情况:“我已得解脱,不需三弯腰;弯腰扶犁把,弯腰扬锄头,弯腰使镰刀,如是世间苦,与生相伴随,你苏曼格拉。
应了尔处境,精进务禅观。”
[75]即他之所以入教,是为了逃离农民的处境。
有人因听佛说法心生敬仰而入教,如乌凯帕卡扎瓦恰长老就是如此。
[76]
一个名叫听一法的长老因为听佛说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诸语而顿悟“无常”
之理,随佛出家。
[77]
萨弥迪古德长老,听佛说法而皈依出家。
[78]
迦叶长老,听佛说因缘法而出家。
[79]
一个名叫巴达坤扎拉盖萨的女尼,因为婚姻不幸,其夫要杀死她,未能得逞,反而被她所杀。
[80]这应当是一个杀人犯,但却被吸收入教。
有的因为不愿娶妻而出家,如阿杜摩长老。
[81]
玛纳沃长老因为七岁入学时见到老人和死人,顿生人生无常之理,遂出家。
[82]这和释迦牟尼出家的原因几乎是一样的。
他的偈颂说:“我见老人苦,复见病死苦;断除五贪欲,出家的剃度。”
尼德长老因为见佛及弟子不愁吃住,坐享清福,便出家为僧。
[83]为僧以后,还曾只是饱餐足睡,与僧友聊天。
一些人仅仅是因为听佛说法就入了教,如苏那迦长老[84]、那盖得长老[85]、提沃萨婆[86]、萨弥达得[87]等人都是听佛说法后就入教了。
还有的人是因为佛陀接受了人家的供养而被佛陀吸收入教的,如悉沃利长老,自其母受孕之日起,家族便享财运;田地里粮食增产,粮仓之谷取之不尽,施舍布施后也不减少。
自悉沃利入教以后,僧团供养更加充裕丰盛。
因此佛陀称他为“应供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