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个庄园的规模都很大。
大流士在经济方面的另一项措施是统一全帝国的货币铸造制度。
他规定只有波斯帝国中央政府有权铸造金币,各行省可造银币,而自治市则只可铸造铜币。
大流士的金币名为大流克,上面有大流士的头像。
币重8.4克,成色十足,重量准确,在全国流行。
大流士禁止地方上铸造金币,违者处以死刑。
据希罗多德说,埃及的一个高级官员,就因为私自铸造成色极高的银币而以谋叛罪被处死。
[25]大流士曾用成色极高的黄金铸造金币,而当时统治埃及的阿律安戴司(他是冈比西斯时期任命的埃及总督)便铸造了同样的银币,并且纯度比大流士铸造的要高;当大流士听到阿律安戴司这样做的时候,便把他处死,处死的口实不是这一点,而是阿律安戴司谋叛。
图4.5有大流士像的金币大流克
五、扩大波斯帝国统治的阶级基础
波斯人以征服者的姿态凌驾于全帝国之上,享有各种特权:他们担任各种高级军政官吏,不纳税,战争中能分取战利品。
但他们人数不多,力量有限,并且他们是以一个落后的民族征服许多先进民族,统治经验十分不足,他们不仅使自己与各被征服地区的广大劳动者相对立,而且也与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相对立。
大流士上台及其引起的全帝国大起义表明,波斯奴隶主是极其孤立的,征服是不得人心的。
不仅被征服地区的普通百姓不甘心受波斯人的奴役,而且当地的上层人士也不甘心丧失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特权。
因此,参加各地起义的既有普通老百姓,也有上层人士。
而且,其中的许多暴动很可能是由这些上层人士发动和领导的,因为这些上层人士的社会影响力很大,活动能力强。
如何在巩固波斯人对全帝国的统治的时候,既照顾波斯征服者的利益,又考虑到被征服地区上层人士的感情和政治经济利益,这是大流士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这使大流士感到有必要联合各地奴隶主。
所以,他执掌政权以后,采取了若干措施,以便把各地奴隶主拉到自己的阵营来,支持波斯人的统治。
他吸收了一部分地方奴隶主参加地方政权,如埃及的州一级的政权,像州长等;对各地宗教采取宽容的政策,甚至加以扶持,如他在埃及修复了一些庙宇,发还了被冈比西斯没收的神庙财产,以期赢得埃及祭司的支持;大流士还采用过埃及法老的称号(1973年,在大流士的王宫附近发现了一尊身着法老服装的大流士石雕像,从底座上的铭文看,可能是从埃及运往波斯首都的)。
在埃及的波斯人还曾使用过当地的语言,崇拜当地的神等。
为了使各地原来的统治者接受和支持波斯人的统治,大流士在制定法律时可能还参考了各地原有的法律。
六、修筑驿道
大流士统治下的波斯帝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因交通很不方便而联系很少,大流士要了解各地情况,动乱时调动军队以及传达命令都十分困难,这对其统治非常不利。
为了方便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也为了调动军队,传达命令,大流士在当初亚述帝国统治时期修筑的驿道的基础上,修建了波斯帝国的驿道。
这些驿道中最长的一条从小亚西海岸的以弗所通到伊朗高原原来埃兰王国的首都苏撒,全长2400千米,被称为“御道”
。
另一条是从巴比伦经伊朗高原至印度河流域的驿道。
在驿道的沿途,每隔25千米左右设有一个驿站,站内配备有马匹,一旦有事,信息便从这些驿站一站一站地飞快传递到首都,而国王的命令又会很快地从首都传达到各地。
由于驿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所以信息的传递、军队的调动都很快捷。
据希罗多德《历史》中所说,波斯国王可在其王宫中吃到地中海的鲜鱼,说明传送之快。
驿道也供商旅行走。
为了保证道路畅通无阻和商旅安全,沿途都有军队驻守,各地总督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保证驿道安全。
希罗多德对从以弗所到苏撒的这条驿道的叙述如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