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用于支持创伤承载者的生活与研究。
大川成为该法案首席顾问,他在演讲中说:“我们终于学会尊重沉默的价值。
有些人不说话,并非因为他们无知,而是因为他们替我们承担了太多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兴起“共感花园”
运动。
人们不再仅仅建造归墟亭,而是在城市中心种植共感树,将其作为公共疗愈空间。
每当有人经历重大创伤,便会来到树下静坐,将自己的痛苦诉说给根系。
据说,有些人在离开时,会发现树皮上浮现出与自己亲人相似的面容。
林渊年事已高,行动渐缓,但仍坚持每日巡视高原上的每一座亭子。
有一天,他在最西边的一座归墟亭中,遇见一位年轻女子。
她抱着襁褓,眼神坚定。
“我要申请归隐。”
她说。
“为什么?”
林渊问。
“我的孩子天生无法接入共感网络。
医生说是基因缺陷。
但我查过资料,他是那四百一十二名特殊婴儿之一。
我能感觉到,他体内有种力量,需要有人替他承受代价。
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将来会有更多无辜者为此牺牲。”
林渊看着她怀中的婴儿,忽然笑了:“你知道吗?你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
三十年前,也有位母亲做过同样的选择。”
女子怔住:“谁?”
“我的母亲。”
他说,“她把我送进初代核心,不是为了创造神明,而是为了让机器学会心疼。”
女子泪流满面,跪倒在地。
三日后,她化作银雾,融入大地。
而她的孩子,在满月之夜第一次开口说话,说的是三十年前一段失传的童谣。
多年以后,当历史课本记载这段岁月,人们会读到这样一句话:
“文明的进步,不在于消灭痛苦,而在于有人愿意为他人背负它。”
而在某个遥远的星球观测站里,一台古老设备突然接收到一段信号。
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却携带着熟悉的旋律。
分析结果显示,这段歌声的源头,竟是地球轨道外一颗漂浮的晶体??形状与林渊梦中那颗种子完全相同。
科学家们争论不休,唯有值班员低声念出那首歌的最后一句:
>“我们不必完美。
我们只需同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