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名头,裴天仁其实早有耳闻。
但就如他对关继武所说的那样,他并没有在赵卫红身上,感受到什么所谓的“倔劲。”
坚持训练,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强,不是倔强。
总结会上,针砭时弊,痛陈利害,是刚正,不是顽固。
很多与赵卫红打交道的基层官兵,总觉得赵卫红是一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驴。”
可实际上,赵卫红从来都没有撞过所谓的“南墙”
,更不是倔驴。
就算某一天,赵卫红如关继武一样,对一些大方向的政策,方针,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异议。
他也不会像是关继武那样,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
的抗拒模样,而是会走正常的组织渠道,反应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更不会在某些统一认识的大会上,公然顶牛!
这就是关继武与赵卫红最大的差别。
而这,也意味着,赵卫红将会有比关继武更快的进步速度。
别看关继武即将踏上“五年跳三级”
的发展快车道,但别忘了,他在149师可是足足耽误了十年的时间。
以他的功劳和才华,十年的时间,要是能够正常发展,没准早就和裴天仁“平起平坐”
了!
这就是关继武因为自己的执拗,付出的代价。
这种“冷板凳”
,其实还算是相对宽松的处理。
要不是有好多位当年参加过轮战的首长,对关继武的印象着实深刻,又怜惜他打仗的本事,拼命力保。
加之国内对信息化部队建设,早些年的观点,认识,并不统一,关继武个人的主张也不无道理,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拥趸。
等待着关继武的,就应该是转业走人!
哪还能让他在主力师师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
在这一点上,赵卫红可比关继武聪明的多。
也可能是因为当兵年头尚短的缘故,赵卫红身上依旧保留着新兵时期的作风。
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炼!
不理解的命令,先执行,再理解!
这两句话,赵卫红在新兵连里听得耳朵都快要起茧子了,印象不可谓不深刻!
而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赵卫红的行事风格。
面对“史继东退伍”
,以及关继武的“微操式指挥”
,赵卫红都是非常不能理解,非常不能认同的。
但他有像关继武那样,大闹特闹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