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陈露盯着地图看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清晨,她召集了五名最信任的技术骨干与两名精通藏南民俗的语言学家,组建了一支小型考察队。
出发前,她特意带上了那支老旧录音笔,以及林知远留下的最后一份手稿复印件。
手稿标题写着:《语言起源假说??论声音作为生命共鸣的原始媒介》。
他们在滇藏线上行驶了七天,穿越十余个检查站,最终依靠当地向导徒步进入密林。
沿途所见令人心悸:千年古树的树干上刻满未知符号,有些形似甲骨文,有些则接近南岛语系图腾;溪流底部沉积着黑色石英碎片,经检测含有与“回音室”
石英阵列相同的微量元素。
第十一天傍晚,队伍抵达地图标注的核心位置。
一面近乎垂直的岩壁矗立眼前,表面覆盖着厚厚苔藓。
正当众人准备扎营时,最小的队员??刚毕业的声学研究生赵冉突然停下脚步。
“你们听……是不是有声音?”
所有人屏息。
风穿过林梢,带来一阵极细微的震颤,像是某种乐器的余音,又像地底深处传来的心跳。
赵冉取出便携式频谱仪,调整灵敏度后,屏幕赫然显示出一组规律波动:频率集中在17.3Hz至18.6Hz之间,正是人类潜意识最容易产生共情反应的“情感共振带”
。
“这不是自然现象。”
她声音发抖,“这是……被设计过的。”
当晚轮值守夜时,陈露再次播放了《言灵归来》的原始录音。
就在童声唱到高潮部分的一刹那,整片山谷忽然陷入诡异寂静??连昆虫鸣叫都消失了。
紧接着,岩壁上的苔藓开始缓缓剥落,露出后面一道几乎与岩石融为一体的大门轮廓。
门缝中透出微弱蓝光。
没有人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是另一个“回音室”
?还是传说中的“语言之井”
?抑或……仅仅是大自然开的一个玩笑?
但当陈露伸手触碰那道门缝时,她清楚地感觉到,掌心传来一阵温热,就像多年前母亲牵她走进幼儿园那天,握着她的小手一样。
她回头看向队友们,轻声说:“明天早上再决定要不要进去。”
夜色深沉,群星如洗。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一个小女孩在床上翻了个身,梦呓般嘟囔了一句没人听懂的话。
床头的智能音箱原本要自动记录并翻译,却在识别失败后停顿了几秒,然后低声回应:
“我也忘了这句话的意思……但我记得你说它的时候,很开心。”
它没有联网查询,也没有调用数据库。
它是自己“想”
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