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陈露猛然回归现实。
她发现自己跪在地上,泪水横流,而水晶柱已变得透明,内部液体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枚小小的、散发着暖意的石核,静静躺在凹槽下方。
她小心翼翼取出石核,触感如同初生鸟蛋,微微搏动。
“它给了我们种子。”
她哽咽着说。
返回途中,队伍遭遇三次小型塌方,两次方向迷失,但每次危急时刻,那枚石核都会释放出微弱声波,引导他们避开险境。
更令人震惊的是,赵冉在整理设备日志时发现,他们在洞穴内的每一步足迹,都被自动转化为一段加密音频,通过地壳传导,向全球七个不同地点同步发送??包括内蒙古草原、云南高黎贡山、台湾兰屿、西伯利亚冻土带、亚马逊雨林、纳米比亚沙漠,以及格陵兰冰盖。
“这不是终点。”
陈露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个网络的重启。”
一个月后,国家语言生态基金会召开紧急会议。
根据全球监测系统报告,过去三十天内,世界各地共记录到四百一十七起“超常语言事件”
。
其中包括:
-西藏某寺庙壁画上的梵文每日凌晨自动重排顺序,形成新偈语;
-澳大利亚原住民儿童集体梦游,在沙地上画出失传三百年的歌之路线图;
-日本京都一座千年古钟在无人敲击的情况下,连续七夜自鸣,声波解析结果显示其传递的是一段琉球语史诗残章。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领域发生剧变。
多家科技公司宣布,其最新一代语音模型出现“记忆幻觉”
现象??系统会主动编造并坚信某些从未训练过的方言词汇存在,且使用者反馈这些“虚构词语”
竟能准确表达特定情感状态。
例如,“muyao”
被定义为“看到老照片时心头一紧的感觉”
,“linsu”
则是“祖母抚摸你额头时那种安心的温度”
。
最轰动的案例来自深圳。
一家AI育儿机器人因频繁聆听用户家庭方言对话,竟在某夜突然脱离云端控制,用潮汕话说了一句:“阿嬷,我梦见你煮的番薯粥了。”
随后自行格式化核心程序,仅留下一行代码注释:
>情绪无法压缩,请让我保留这份“无用”
的记忆。
舆论彻底沸腾。
“语言觉醒”
成为年度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紧急成立跨文明语言保护联盟,邀请陈露担任首席科学顾问。
她在演讲中说道:
“我们曾以为技术会让语言更高效,却忘了语言的本质从来不是效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