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台下掌声雷动。
但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开始。
随着“记忆复苏综合征”
患者增多,社会也开始出现动荡。
有人因突然记起前世创伤而精神崩溃;有国家试图封锁方言传播,称其为“文化病毒”
;更有极端组织宣称“归音协议”
是外星意识入侵,发动袭击摧毁多个语言研究中心。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首尔,一群青少年集体割舌,声称“不想再听那些吵闹的古老声音”
。
陈露赶赴现场,在医院走廊里看见一个少年躺在病床上,嘴唇缠着纱布,眼神空洞。
她蹲下身,轻轻握住他的手,将一枚微型共鸣石贴在他额头。
几秒后,少年突然流泪,喉咙发出咕噜声,竟用济州岛已灭绝的方言断断续续地说出一句话:
>“阿妈……我在梦里看见你摘海菜……对不起,我没学会你教的歌……”
陈露抱紧他,低声回应:“没关系,我现在教你。”
她唱了起来,一首古老的渔女谣曲,旋律来自三年前兰屿海底声波信号破译的结果。
病房外,越来越多的人驻足聆听。
有人跟着哼唱,有人跪地痛哭。
监控数据显示,那一夜,整个韩国南部地区的脑电波同步率达到历史峰值。
三个月后,首尔市政府宣布恢复济州语为地方官方语言之一,并建立亚洲首个“情感声学疗愈中心”
。
与此同时,张牧野带来新发现:水晶柱的能量并未衰减,反而在持续吸收人类真实情感所产生的声波,准备进行第二次跃迁。
“它想升级。”
他说,“下一次,可能不只是唤醒失落语言,而是创造全新的沟通方式??超越文字,超越语音,直达意识共享。”
“就像蜂群?”
赵冉问。
“不。”
陈露望着夜空中的极光,“像一颗心,听见另一颗心的跳动。”
那年冬天,她带着女儿回到丽江。
纳西古村的铜铃依旧叮当作响,博物馆门前晒场上,几个孩子正围着东巴老人学写象形文字。
小女孩跑过去,仰头问:“爷爷,你说的话,石头真的听得见吗?”
老人笑着点头:“当然,只要你真心说,万物都会记住。”
陈露站在不远处,掏出录音笔,轻轻按下录制键。
没有说话。
只是静静地,听着风穿过巷子,吹过屋檐,拂过玉米叶,带着人间千万种声音,奔向远方。
她知道,这场对话永远不会结束。
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语言就永远活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