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只留下鹿清彤一个人站在原地,愣愣地看着他那高大而神秘的背影,细细品味着他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萍水相逢?
不,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他们之间,绝不会只是萍水相逢。
天汉宣和三年,仲秋时节。
秋高气爽的长安城,褪去了夏日的燥热,迎来了最美的时节。
丹桂飘香,金风送爽。
今日恰逢中秋佳节,又是三年一度的大朝会,整个皇城内外,都沉浸在一片庄重而又喜庆的氛围之中。
天还未亮,通往宫城的朱雀大街上便已是车马粼粼,人声鼎沸。
在京的文武百官,远道而来的四夷使臣,各地的封疆大吏、边关重镇的节度使派来的属官,无不身着最隆重的朝服,在鱼贯的灯笼引领下,汇入通往紫宸殿的洪流。
他们要在这一日清晨,向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天子赵佶,致以最崇高的朝贺。
而到了晚间,还会有由当今的杨氏皇后亲自主持的宫廷夜宴,与万民同乐。
在今日这盛大的朝会中,有一队人格外引人注目。
他们便是今年新开恩科,刚刚金榜题名的进士们。
他们也将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上殿朝贺,并接受皇帝的亲自面试,钦定官职,从此鱼跃龙门,踏上青云之路。
而在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进士中,又有一抹最为亮丽的风景线——那便是十年未曾开设的女科进士。
女科举士,本是则天万岁“代汉”
称周的年月里,为了不拘一格降遴选人才,彰显女皇治世而首创的制度。
其后若干年,大政重归赵氏皇族之手,这女科也随之几经开设,又几经废止,争议不断。
当朝圣人赵佶在位多年,虽然已倦怠了政事,更乐于舞文弄墨,流连宫苑享乐,却颇喜欢搞些宣示恩典的隆重尝试。
上一次钦点女科,已是十年前的旧事。
此次时隔十年再度重开,其意不言而喻,正是要向天下昭示天汉王朝海纳百川的开放风气,以及天子不拘一格求贤的决心。
晨光熹微中,这队女进士们身着统一规制的女子华服,款款步入皇城。
她们的衣衫虽不如男官员的朝服那般繁复,却也剪裁得体,色彩雅致,更衬得她们一个个风姿绰约,才情与美貌并存,为这肃穆的朝堂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而走在这队女进士最前方的,正是本次女科的状元——鹿清彤。
自那日林中获救,仓促间和恩人们分别而继续前行,已过去近一月。
此刻的她,早已洗去了路途的风霜与当日的惊恐。
她身着一袭淡青色的宫装,裙裾上绣着清雅的兰草暗纹,长发挽成温婉的髻子,只用一支简单的玉簪固定。
脸上薄施粉黛,更显得她眉目如画,清丽动人。
她的步履从容,仪态端庄,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完全符合礼部典仪官的要求,展现出了状元应有的风范。
然而,在她那看似平静的表情之下,一颗心却在怦怦直跳。
她跟随着礼部典仪官的引导,穿过一道道宫门,走过一条条长廊,一双清澈的明眸忍不住偷偷地向四周观望。
她不是在看这皇城的巍峨壮丽,也不是在看那些身居高位、气度不凡的王公大臣。
她在寻找。
思绪不由得飘回了一个月前。
那日,当他们一行人走出那片幽深的密林,重新回到官道上时,眼前已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数十名身着制式军服的衙署官兵早已在此等候,他们整齐列队,手持兵刃,将整条官道都戒严了起来。
一位看似是领队校尉的军官见到男人后,立刻上前单膝跪地行礼,显然是接到了命令前来接应。
那些获救的妇女和受伤的响马俘虏,都被妥善地交接给了官兵。
男人没有多做停留,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带着他的随从们准备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