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大江何时向东流(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大江何时向东流

banner"

>

有史以来,人们见到的长江,总是在滔滔东流。

但是,人类所能记下的历史和地球46亿年的历史相比,实在短暂。

史前的长江是什么样子的呢?只有它所经之处的岩石能够做出回答。

1924年春天,年仅35岁的李四光和助手赵亚曾,来到三峡东段(宜昌到秭归之间)进行地质考察,包括探索长江的历史。

三峡地区出露地面的岩石,大多是水中挟带的泥沙及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沉淀堆积而成的。

经过多年的累积,形成了一部形象的地球编年史。

不过,由于地球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变动,所以现在看到的这部“史册”

已很残缺凌乱了。

面对这一大堆搅乱了的“史册”

,李四光和赵亚曾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终于弄清了这些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划分出它们所代表的地质历史时期,从而推断出:三峡这个地区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以后演变为陆上的湖泊,有些地段还曾凸起成为高地。

那么该如何在这地球的“史册”

中去寻找有关长江的记载呢?

在西陵峡西段的新滩,有一片面积不大、出露在北岸江边的砾岩,引起了李四光的注意,因为附近的岩壁上有鹞子洞,他给它们取名鹞子砾岩。

砾岩是砾石堆积起来,再由水中的矿物质胶结而成的岩石。

岩石中的砾石保持着原来的成分、形态,但没有了原有的棱角。

李四光注意到,鹞子砾岩中的砾石,磨圆的程度不一,有些磨圆度差,也就是被搬得不远的砾石,结构成分与分布在新滩东边的古老结晶岩相同,而在新滩西边的长江上游地区,则没有这类岩石。

据此,李四光推测:是江水把在东边的古老结晶岩产生的砾石搬到这里形成了鹞子砾岩,说明此时大江虽已出现,但它不是东流而是西去。

此外,李四光还找到了另一项证据,即在鹞子砾岩的东端,砾石中块儿大的较多,西端则较少,根据流水搬运砾石块时,距离越远,搬走的大块砾石越少的道理,李四光更有理由认为,那时此处的大江在向西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我渡了999次天劫桃运神戒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我不是枣子哥诸天从蜘蛛开始美漫里的恶魔果实半盲女的英雄之旅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娇气继妹全球高考风暴女法医的刑侦日记[穿越]紫藤花游记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福女娇妻带着空间穿八零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都市:我全家都是主角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养成一个大唐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无尽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