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它湖水清澈,与高原上其他三十多个湖泊无异。
但1986年8月21日夜晚,湖中发出闷雷般的声音,同时升起一股巨大的气柱并向低处的山谷聚集,雾气很快就笼罩了山谷里的村庄,掩盖的厚度最多达到50米。
原来,这是长期聚集在湖水底下、以二氧化碳为主、能置人于死地的有毒气体,现在翻涌到湖面上来了。
气体持续喷发了一个多小时,总量约有7亿立方米。
在毒气弥漫的地方,许多还在熟睡的人都糊里糊涂不再苏醒了;清醒一点的,如走不出这雾气的笼罩,也难逃性命。
这一个晚上,约有2000人丧生,死去的牲畜更多,连苍蝇也看不见了。
造成灾难的“罪魁祸首”
,显然就是这火山。
这些火山气体,早就从地下释出,湖水掩盖了暗藏的危险,等这些毒气终于翻涌上来时,悲剧就发生了。
事后湖水变成了红色,这是沉淀在湖底的含铁物质翻涌上来的结果。
火山在重新活动以前,总会有些迹象可寻,但这需要对它进行观测研究才能发现。
由于火山喷出物中有许多挥发物,喷出后会逐渐散失,因此从火山口中取得刚刚喷出的东西作为研究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不少火山在强烈的爆发过去后,喷气活动还能维持好久。
喷出的气体中有大量的水汽,还有碳酸气、气态的酸类物质,如盐酸、亚硫酸、氟酸等,以及气态的硫黄、硫化砷等物质。
它们之中有的有强烈的腐蚀性,有的还有剧毒。
因此,到这种火山口里去,如不做好准备,是很危险的。
有时这些气体的温度很高,就更增加了工作的困难。
历史上也曾有人尝试到火山口中去探险,但那时条件远比不上今天,因而考察的成果也不免受到限制。
旅行家卡特法日曾登上西西里岛埃得纳火山的山顶,察看过那里的火山口。
这埃得纳火山是以喷发频繁而著称的活火山,当时虽处于喷发停歇期,但仍在冒着热气,卡特法日走到火山口边上张望了一下,很快就退回了,他在旅行日记中是这样描写的:“一种不可耐的辛辣之气把我们都壅塞住了,所以我们步履蹒跚,东倒西歪,好似醉汉一般,回到那可以保护的斜坡以后,方能重新从容呼吸。”
他不是为了科学考察,所以可以这样看一看就退下,科学家则需要仔细观察并取回样品。
虽然,一般的科学考察都是选择那些已经爆发、只是仍在散发气体的火山口作为考察对象,而且现在的观测手段和防护措施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到活动并未完全停止的火山口去考察,风险仍然不小。
1993年1月14日,一批在哥伦比亚南部城市帕斯托参加火山学术讨论会的科学家,登上附近海拔4276米的加勒拉斯火山,并下到火山口内侧观察、采集样品。
这个火山在上一次爆发后,已休眠了3年多。
但是,正在科学家们观察的时候,火山口突然喷起一股烟柱,有6位科学家当场死亡,8人受伤,成为火山考察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一次。
为追求科学的真理而到大自然中去考察,并肯为之献身,是西方科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不畏艰险地到火山口去考察,就是一例,值得我们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