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石化的森林
banner"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多少年来,许多人在岳飞墓前为之感叹。
这里陈列着几段“精忠柏”
,据说原长于杭州众安桥风波亭旁,岳飞在那里遇害后,它也突然枯死,并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僵而不仆600余年。
后来被人们搬到岳坟前陈列。
在自然界中,树木变成了石头,长存不朽,并不罕见。
不过并非挺立地表自行变化,而是经过埋藏地下,为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所更替,得以保存原来的形态和结构组织,成为木化石。
许多时候,这些矿物质是二氧化硅,它所形成的化石特别坚硬又不容易受腐蚀,更能长久保存。
这种石化现象,宋朝的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述着:“近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
他所说的“竹笋”
,实际上是一种生长于中生代的新芦木留下的化石。
岳飞墓前的“精忠柏”
也是一种树木的化石,据研究已有约12000年的历史,而非几百年前突然枯死的柏树。
对岳飞我们是很崇敬的,人们用这种方式纪念他,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不符合科学的错误认识,还得纠正。
木化石确实是历史的见证,但记录的并不是人世的变迁而是自然的历史,在它身上体现着它所经历的时间,以及在这段时间内气候、生物和地理环境等的变化。
世界上不少地方发现有木化石,但一般都是零零星星地出现。
因为自然界的变动很多,树木不容易有机会形成化石长期保存下来。
沈括看到的那成林的“石笋”
是很罕见的。
在美国黄石公园,人们发现整个森林都变成化石保存在地层里,而且是层层相叠,足足保存有27个森林,蔚为大观。
这些森林的树梢都折断了,剩下圆直的树干兀立在山坡上,仿佛古罗马废墟上的残柱。
它们保存在黄石公园东北部的一个海拔1800—3300米的河谷里,流水把保存着这些化石森林的地层“打开”
,使人们在河谷的峭壁上看到了这变化多端的地质历史画卷。
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森林变成化石?这是附近的火山强烈活动的结果。
那时这里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潮湿,地势也要低平得多,海拔不过600—1200米,树木生长很快,地面上布满了茂密的森林。
突然,附近的火山猛烈喷发起来,喷出的碎屑物质迅速把森林摧折,崩落的山石和洪水带来的泥沙把它们覆盖,残存的树干在地下慢慢石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