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释读与评点]英使狡横,“真可焦虑”
banner"
>
李鸿章此信,主要是就“马嘉理案”
交涉传递相关信息、发表意见和为哥哥谋划的。
所说“随后当即赶到”
的丁价藩,即河南籍的丁士彬(字价藩,又作芥藩、介藩,以下信中即有作“介藩”
者),此人比较熟悉洋务,原官安徽凤阳知府,后获道员官职,李鸿章认为有他赞襄,对办案会有帮助。
对哥哥拿出的“查办大略”
,他认为“语语到窍”
,能抓住关键,但在英国千方百计地刁难、威胁、逼迫之下,又觉得事情并不好办。
鉴于英方“调集兵船九只,并水师提督驻泊烟台,意存恫喝”
的情况,甚至担心“难保不因此开衅”
。
在代表英国政府与清方交涉的事局中,其驻华公使威妥玛是唱主角的。
李鸿章与之连日晤谈,其人硬说案事是由岑毓英授意杨玉科主使的,也就是说属清朝的“官方行为”
,这显然就加大了事件的严重性。
杨玉科为开化镇总兵,事实上他并没有受命对付英国探路队。
不过这时李鸿章心里没底,认为先将其撤职才利于获得确情,而到头来李瀚章他们查办的结果,还是为之辩诬了。
信中所说英方“并举田兴恕轻办为非”
云云,这当是借多年前清廷处置“贵阳教案”
时,对领导反教的大员田兴恕的所谓“轻办”
来说事,意思显然是要把马嘉理事件的责任加在清朝官方头上。
威妥玛外,李鸿章信中提到的格维讷,为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也是帮同威妥玛勒逼清方的重要人物。
在李鸿章看来,此人“外似阴柔,脾气亦复不小”
,说到他今日来署,“又与大抬一杠,拂然而去”
的事情。
李鸿章把英方与总理衙门就“滇案”
交涉的往复照会要件,以及自己与威妥玛的面谈节略汇抄给哥哥阅看,供他作办案参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