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释读与评点]“洋务大致尚平”
势下的言说
banner"
>
李鸿章写这封信的时候,哥哥日前请假期满,又听由北京返回途经他这里的湖北布政使王大经(字晓莲),转述军机大臣们的话,说“如乞退不准,自以早销假为是”
。
看来李鸿章也是这个意思,所以问哥哥“销假折已发否”
,信中又告知直隶地方雨水较往年尤大和预期的年景情况。
信中说到“洋务大致尚平”
,意思是外交方面没有什么大的波澜,而主要述说了下述事情:
一是托去日本的美国前总统格兰忒(1869—1877年在任)调停琉球问题。
李鸿章与格兰忒的会晤是在四月二十三日(6月12日),相互问答中就琉球问题进行了讨论,李鸿章主要是强调琉球“自前明洪武年间臣服中国,至今已五百余年”
,而日本现在“改琉球国为冲绳县”
,予以吞并,这“不但与中国启衅,直将搅乱华、美通商大局”
,请格兰忒到日本从中调停,以恢复原本归属。
对方以到日本后详细“询商”
“善为调处”
应承。
与其会晤之前,李鸿章也曾建议总理衙门对格兰忒做这方面的策动努力。
总之,李鸿章是对这位美国前总统的调处抱有很大希望的。
结果,格兰忒抵日之后,态度和说法上很快大变。
李鸿章信中所说“接何子峨信”
,何子峨就是清朝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字子峨),其信中说“已商请格君酌议球事,木已成舟,可徐图转圜”
,所谓“徐图”
,终究也没有结果。
二是“德使到京后,续议备约”
事。
德使是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他前曾回国,此番再来。
所谓“续议备约”
,是指拟对咸丰十一年(1861年)所定中德《通商条约》进行修订,德国目的当然是要进一步攫夺侵华权益。
续约是到了光绪六年二月二十一日(1880年3月31日),才在北京由总理衙门大臣出面与德方议定签字。
李鸿章写此信时双方只是初步接触,不止一次晤谈,也通信沟通,相互摸底和试探,当然占主动的还是德方。
三是“威使重理烟台条款”
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