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释读与评点]“郑工”
合龙、太和门灾及己事、家事
banner"
>
李鸿章此信中告知哥哥自己病况明显好转、趋于痊愈的情况,表示谨遵哥哥信中嘱咐,会好好保养,不再逞强。
所说到的伊尔文,是为李鸿章诊治的洋医。
信中言及“郑工合龙,普天同庆”
。
所谓“郑工”
前边说到,如此麻烦的黄河决口堵筑工程终于完成,确实值得庆贺。
这也影响到相关人事。
信中所谓“清卿即真”
,是说署理东河总督的吴大澂(字清卿)实授其职。
其人还获加头品顶戴,即使这样,李鸿章还是觉得奖赏稍轻了些。
而所说到的另一人员李子木,连处分都没有取消,可还想加衔,在李鸿章看来简直是妄想,不过又觉得其“以同知降补,未免抱屈”
。
信中所说“太和门灾”
,是发生在皇宫的一场火灾。
上一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起火(由檐柱上的油灯引燃),太和门、贞度门(起火在该门)、昭德门及附近库房等建筑被烧。
而这时临近光绪帝大婚之期(定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此处又是涉及婚礼的重要场所,偌短时间内修复没有可能,只好临时搭盖彩棚应急。
此乃皇家大事,除了严厉追责之外,慈禧太后还下令停止除佛堂和正路殿堂之外的颐和园其他工程,以示接受上天的警告。
李鸿章信中不就有“宫廷恐惧修省”
之词吗?而京城中诸多官员,则借机“纷纷联衔奏停津通(天津到京东通州)铁路”
,意思是这有干天和,招引灾祸。
其言论汹汹,以致前已批准修筑的朝廷也有所动摇,与李鸿章重新议商,并将相关奏折抄寄给他阅看,李鸿章当然也有批驳上述言论、表明自己意见的回复。
他把这些文牍汇抄给哥哥,以让他了解详细情况,并感叹:“举朝无真识见、真是非,可谓中国无人矣!”
尽管李鸿章不无争取的努力,但事情还是搁浅。
至于信中所说“前用银钱所万六千金,已由扬局汇还其五竿(五千两)”
云云,不详具体何事,当与时为漕运总督的李瀚章所关联的扬州局所有着牵系。
所说徐仁山即徐文达(字仁山),安徽人,时任江苏淮扬海道(辖淮安、扬州、海州)。
其官署与漕运总督署同在淮安,当是为李瀚章扩建了衙署吧,要不李鸿章信中怎说“行台逼窄,早移为妥”
呢?不过,李瀚章在漕运总督任上未待多久,光绪十五年(1889年)秋间就改任两广总督,漕运总督之职一度即由徐氏护理(松椿实任)。
家事方面,信中和哥哥说到为他们物色将来葬地的事,觉得夏小营(后边或作“夏小影”
)地方合适宜定,而当放弃张岭地方。
又说到经楞侄儿(鹤章之子)电告其母病故;经羲侄儿(亦鹤章子,经楞弟)来电,拟立即奔丧(显然是未在乡)。
又告知经方、经述于去年十月、腊月间各生一子的喜事。
李鸿章还告诉哥哥,子侄可参加今年的(江南)秋试(也叫秋闱,即选取举人的乡试),当不因他任漕运总督而需回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