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鸿章在这封信中就说到,“涤师”
即直隶总督曾国藩函嘱“若要用兵,拟请由晋而燕”
,意思当是要李鸿章准备率军自陕东来,经由山西而到直隶、京畿,显然是做战争防备。
当然,曾国藩自身并无直接调动李鸿章在陕军队的权力,但他能够就近奏请朝廷认可,并且,他们“师生”
之间的私下沟通实际是最有用的。
事实上很快即有调李鸿章率兵赴直的谕令,李鸿章也应命而行。
只是写此信的时候,李鸿章还因朝廷“已令崇地山出使法国”
,估计自己“此行或可邀免”
。
崇地山即崇厚(字地山),他是满洲镶黄旗人,津案发生之际在任三口通商大臣,其衙署就在天津,是当时在津的最高清朝官员,当然要为案事负责,派他赴法国的使命就是“谢罪”
。
事实上,对案事的解决来说,崇厚使法并未起到多么重大的作用,主要还是靠在国内与外国方面的“议商”
,清朝方面就是以曾国藩为主角的,随后李鸿章来到并接任直隶总督也有后期参与。
从李鸿章此信中“但祝中外诸公和夷出力耳”
的心声体察,“和夷”
显然也是他对办理此次教案的所认定的基本原则。
有人说此公“一生功过在和戎”
,“和戎”
也就是“和夷”
。
其“和夷”
的主场戏当然还在后边,但这时已可闻诸先声。
此信中涉及的主要人物,除上边业已交代的以外,还有“雨生”
,是丁日昌(字禹生,又作雨生),他为广东顺丰人,依靠湘、淮要员起家,精于洋务,此时在江苏巡抚任上,很快便受调赴津参办教案。
“蔗农”
当指蒯德标,安徽人氏,时在李瀚章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