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释读与评点]自身挂帅平捻与兄署湖广总督
banner"
>
李鸿章写这封信的时候,太平天国已经灭亡,湘、淮军投入对捻军的镇压,并且刚历经李鸿章取代曾国藩挂帅的人事变动。
这背后,事局颇为微妙。
刚镇压下太平天国,生性谨守、以盈满为惧的曾国藩,为了消除清廷对自己尾大不掉的疑忌,主动采取“裁湘留淮”
的措施,即大量裁撤湘军而保留淮军。
这样,到他受命挂帅平捻的时候,麾下的兵力就以淮军为主力了。
虽从“淮由湘出”
的意义上可谓“湘淮一家”
,但“淮”
既成一个独立的军政集团,排他性就是无可避免的,包括对曾国藩也是一样。
淮军将领在前敌阳奉阴违甚至明里与他为难的事情多有,其指挥效能遂大大降低。
再加上捻军与太平军多有不同,战略战术的适应性调整也是问题。
还有面对复杂时局自己心绪、心态上趋于消极的变化,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挂帅平捻军务不利,饱受朝野的舆论责难,他便坚意求退。
清廷让他回任两江总督,将平捻帅印交给了原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的李鸿章,这就是所谓“曾李瓜代”
。
这一人事变动的背后,实际体现了湘、淮集团实力以及曾、李个人“权重”
的消长变化。
写此信之时,李鸿章刚受命挂帅数月。
而日前(正月间),还有一件对他家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李鸿章被授任湖广总督,因留前线督师无法实际赴任,朝命由他哥哥李瀚章署理。
李瀚章这时刚由湖南巡抚改江苏巡抚,还未赴任,便要留署湖广。
信开首“接都文(按:当指关于其兄弟人事任命的谕旨之类)后,喜惧交集,鄙情实同”
云云,表示出兄弟俩对朝廷如此重用的共同心理感受。
而后边“韫斋必即赴任”
之言,“韫斋”
是刘崑(字韫斋),他原为内阁学士,受命接替李瀚章出任湖南巡抚。
由李鸿章此信中可以看出,哥哥来信除为兄弟俩的任职事感言外,主要是为其合适幕府人员的延揽向弟弟寻求帮助,而弟弟致信自就此事重点作复,此外还涉及前敌军事以及家族眷属移居安排等事。
先说幕事。
对那时的官员而言,幕府人事当然是重要的事情,因为就相当于现在的秘书班子,是协助官员办理具体事务而不可缺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