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自己“断不生觊觎”
的心迹,就是不想在这里与对方争锋,甘认暂时“客居”
而已。
事实上在陕甘这样一区安置“两帅”
也绝非长计,俗话说,一山容不下两虎,何况又是如此一对“老冤家”
!
信中也说到贵州军务的事。
所说“席、唐诸军”
,“席”
是指湘军将领席宝田,“唐”
当指川军将领唐炯,他们所统军队属镇压这里苗民起义的主力。
李鸿章信中对该省“平苗”
军务本身,表示了比较乐观的态度,最担心的是“善后”
困难,这的确不无道理。
至于对与贵州相连同属云贵之区的滇省,觉得事情更好办些,理由是有“一好抚台优为之”
。
当时云南巡抚是岑毓英,起码这时李鸿章对他的看法应该还是蛮不错的。
此信最后说到儿侄辈的馆师(家馆教师)和教读事情。
看来馆师是要以新请的王罕斋来替代彭禹卿,提出要他们同住一段时间,以便于相互熟悉情况,有个自然过渡,免于仓促交接造成隔膜不便。
李鸿章还特别建议哥哥给“年老颓唐”
的彭禹卿做个生路上的安排,“令粮台月给十金以资糊口”
,这倒不失“人性化”
处置,只是由公家出资,尽管是小钱,也不合制吧?不过当年在李鸿章兄弟心目中,这是太小太小的事情了。
信文中所夸赞伶俐的“桂儿”
,是李鸿章亲生并长成的第一个儿子李经述(长于他的李经方为过继),此时七岁,此后信中在“馆事”
内容中也多提到他。
至于李鸿章在此信中关于“大家子弟最怕先生惜情面、好恭维”
云云,看来他也真是希望馆师对自家子侄实实在在地严格要求,能使他们学业、品行都上进,倒不是富贵糊涂家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