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此信中所涉家事,迎请“馆师”
是为要项。
告诉哥哥已“专弁航海去太仓,迎接姚芷轩馆师”
,并且承诺“如其兄随来,暂住亦无不可”
,足见对这位新聘馆师的重视和优厚待遇。
此人在前边信中曾提到过,是由哥哥联系代订的,至此已有成局,后边数信中对此人也有涉及,并且可知李鸿章对其施教效果颇为满意,有“不愧名师”
之赞。
李鸿章此信中还说到已亡六弟的家事,尽管看不出昭庆遗孀(信中所谓方儿“婶母”
,其实是他妈妈)那里遭遇事情的详细情况,但肯定是不好处置的大事,要不经方何致“忧愤成疾”
,他还要“乞假半年,赴皖照料”
?从信中“六太太家事至此,唤其(指经方)南归”
句,也更可证明。
但李鸿章又不同意经方在那里常住,是怕耽误其学业。
这年正好是按惯例要在秋天举行乡试,李鸿章打算让经方在皖仅住数月,督导诸弟读书的同时,自己也可以闭户用功,就便参加江南乡试,考试完毕就让他回来,说是这样“似属两有裨益”
。
至于哥哥打算请假的事情,信中商酌“能否暂缓”
,等自己谒陵差事完结回后再行具疏奏请。
[1]此信原以《致李瀚章》为题,载“新全集”
第32册第241—242页,时间标为“光绪四年二月初九日”
,年份有误。
理由:1、信中述及刚过去母亲八十寿辰,李母生于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二月三日,八十寿辰以虚岁计,是在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写此信的二月初九日正好刚过不日。
2、信中“转瞬差期入觐”
句,是因即将到东陵参加营葬毅皇帝(同治帝谥号)的“奉安礼”
事,也是在光绪五年。
3、信中所说“来年李兰孙起复”
,李兰孙即李鸿藻,其人起复是在光绪六年,信文中说“来年”
即指“明年”
,写信自在光绪五年。
4、信尾标明此信为“直字二百十三号”
,与下录“光绪五年三月十二日”
信中所说“二月二十七”
发“二百十四号书”
,序号上正好衔接。
故将此信时间改定在“光绪五年”
二月初九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