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释读与评点]哥哥丧事、家族房工及合肥医院
banner"
>
李鸿章写这封信的时候,已在署理两广总督任上,且正值实授该职的前夕(当月二十六日实授)。
此际,北方义和团运动方兴未艾,列强在胁迫清方镇压的同时,也在酝酿直接军事干预。
而清朝对义和团的应对,是“剿”
是“抚”
还是“剿抚兼施”
,各有主张,分歧不一。
左右政策的当然是慈禧太后,由于在废立皇帝问题上与介入干涉的列强国家积有矛盾,再加上受“抚派”
大臣的蛊惑,她遂有借助义和团对抗洋人的一时冲动,使得义和团在畿辅地区迅猛发展,“乱局”
愈演愈烈。
这时,为应对局势,清廷在五月(6月)间便有召李鸿章入京之命,六月(7月)间授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又恢复他“北洋王”
的地位。
但此番李鸿章并没有闻命便雷厉风行地北上,而是在南方观变待时,掂量着在这盘微妙棋局中他的一招一式。
这就不过多说了,回到李鸿章此信上。
信中将闻知的哥哥葬期“吊客甚少”
,与所忆葬母时“人客颇众”
的情况两相对比,说今昔时势不同,而接下来所言“况数郡毕至,伏波引以为戒乎”
,是个典故。
所谓“伏波”
,降伏波涛之意,“伏波将军”
是古代对能将的一种封号,最为有名的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有“马伏波”
之称),他在军事才能突显的同时,于教诫子侄方面也颇用心致力,有著名的《诫子侄书》,其中有句:“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是说杜季良(当时军官)这个人值得爱重,但父亲丧事上诸多地方的人都来,搞得排场隆重,不愿你们效仿。
李鸿章即借此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