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它竟然吐出个鸡蛋在王老手上。
王老想,黄黄知道自己生病了。
叼个鸡蛋给自己补身体。
他感动至极,只想好好与黄黄相互陪伴,不管时光还有多久。
一个人生活的孤寂,只有王老自己知道。
儿女不在身边。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希望让儿女陪在身边,却又不愿意承认。
好在王老的骨子里,有一种爱管闲事的精神,这帮他排遣了不少寂寞。
一有时间,王老就跟自己的老友下下棋,喝喝茶,谈天说地。
王老的嗅觉特别灵,他能嗅出老街上每一个新的“轰动事件”
。
哪里发生什么事,你就会在哪儿见到他。
余琦被冷冻,这么神秘而奇特的事情,他肯定要打听清楚。
只见他站在街头,不停地抽着烟,露出黑黄黑黄的牙齿,用熏得焦黄的手指头比画着,绘声绘色地向人们讲述着这件离奇之事。
这几天,王老特别忙。
每天,他都貌似怡然自得地沿街闲逛,实际上,他在收集着关于余琦被冷冻的、一切可以收集到的信息。
很快,街坊们说东道西的内容他都整理出来了。
有的街坊觉得,余琦的孩子们真孝顺。
为她争取了一个重生的机会;有的街坊认为,余琦只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逝世罢了,只是葬礼的形式不同而已;一些街坊对冷冻死者的遗体以盼望将来“复活”
的说法嗤之以鼻,说余琦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死也死得过了,有必要花那个钱,让她再活一次吗;还有的人觉得,人体冷冻,那只是骗钱的把戏;也有人说,余琦一辈子太辛苦了,也该好好睡一觉了,她是不是能够醒过来,现在还说不清楚,那是以后的事情。
街坊们的议论整理齐了,王老又横跨街道,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去开发新的内容。
他又花了几天时间,基本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人们的各种观点,还有人体冷冻的一些原理。
首先,王老对“六十岁的人了,死也死得过了”
的说法十分反感。
他指责这样的人简直是铁石心肠,不会说人话。
王老愤愤不平地说:“老年人就该死吗?不要说刚满六十岁的人,即使是六十多、七八十岁的人,就该死吗?如果死的是你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要不要伤心?”
王老是支持余琦冷冻的。
他还认真研究了人在自然死亡前被冷冻起来的结果。
王老认为,余琦仿佛是睡美人一样,暂时休息一下,还会再次苏醒。
他用刚刚学来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物都有惊人的抗冻能力,冷冻以后还能保持在“暂停”
状态,一旦温度回升,又会迎来全新的生命。
他还举例说明:你看,冰冻的鱼再活过来,它还是鱼,而不会变成其他的东西。
梨树在-20℃至-33℃之间、苹果树在-46℃的低温下休眠一冬之后,仍能在春暖之时开花结果。
“包打听”
的信息,满足了街坊邻居的知情欲。
尽管有些说法不一定准确,甚至与新闻报道相悖,但大家不出门,就了解了这件事,还是很省力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