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由雷美银表演。
面容姣好的雷美银,时而柔情,时而悲伤,手上的木偶在她的提线下,与她的唱腔配合得天衣无缝。
唱到“娘娘”
受难,她眼里闪着泪花,台下人也跟着感叹泪垂。
雷美银小时候唱过越剧,二十七岁开始跟着私人木偶戏剧团边学边演,前台的提线和后台的吹打她都能熟练操持,平时也兼作村里白喜事吹打班。
她的畲族祖先被喻为“凤凰山上的一朵云”
,她是这朵云的孩子,在泰顺的崇山峻岭间飘**。
二胡,板鼓,京胡,锣鼓,唢呐,人声,无数声音的唱和形成的声浪,在溪山间流转。
除了村庄里的人,很多东西都感应到了。
这种声波的存在,跟蝴蝶扇动翅膀、风吹木叶、月影移动、鸟儿鸣啭,又有什么不同呢?这些抹了胭脂、描过眉眼、化了脸谱的木偶人,把人间的苦难都经历了,村里家家户户的日子也就太平了。
戏散了。
蔡祖三把一身身的木偶收拾起来,挂回戏台后面的木架上。
大家纷纷散去,回家烧了饭,赶晚上的戏。
此时,夕阳下的大溪,像撒了一层碎金,平和安宁。
是夜,罗阳的木偶戏艺人黄小友用红绸包了自己家的戏神来见我。
黄小友是老艺人黄宗衙的儿子。
黄家祖先以木偶戏为业,祖传的木偶戏神“黄揭老”
已传了十三代。
黄小友手上的“黄揭老”
着红衣,戴幞头,嘴巴上下可开合,眼睛灵活眨巴,俨然还是宋人杨大年《咏傀儡》所描绘的“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
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的历史风景。
戏神是黄小友的父亲临终时交给他的。
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黄小友都要祭拜戏神。
这是衣钵的传承,也是对木偶戏的敬畏。
第二天,黄小友与徐细娇在泗溪镇桥下村的北涧桥上表演木偶戏《梁祝》中的“十八相送”
。
这是一座清代的廊桥,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轻灵,在桥旁樟树和乌桕两棵千年古树的掩映下,像一条飞虹横卧于溪上。
“梁山伯”
与“祝英台”
,眉目含情,深情款款,从桥上缓缓而来。
青山,碧水,虹桥,古树,木偶,一切都还是千年前的样子。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桥头的石墩上看着,嗫嚅着自言自语:“神看了傀儡,八九月做风水,桥和地方就太平了。”
三 琼花无双,更吹落星如雨
己亥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去泰顺大安看药发木偶。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的川岛教授专程从岛国赶来一起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