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时,冯梦龙还想不到,十二年后,那个曾与他一起在镇江甘露寺观戏听曲的阮大铖会投清,清军占领衢州时,还跟随清军上仙霞岭,打到福建去。
阮大铖就在仙霞关暴毙,不得善终。
而这一年,冯梦龙不断地为病入膏肓的明朝开出一服又一服药方——创作小说《王阳明出身靖乱录》,编撰大众历史读本《纲鉴统一》,编辑《甲申纪事》和《中兴伟略》……真是耗尽心力。
这些药方治不了明朝的病,却加速了他生命的消亡。
那年春夏之交,他病逝于家中。
沈自晋的《和子犹〈辞世〉原韵二律》写道:“生刍一束烽烟阻,肠断苍茫山水边。”
这一年是清顺治三年(1646年)。
冯梦龙在路上走了三个月,终于在农历八月十一日,到达寿宁。
著名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在汹涌的历史洪流中,似一叶孤舟,从江南腹地飘进闽东北大山深处,转身成为冯寿宁。
次日申刻,冯梦龙看见天空黄云朵朵,自西而东,良久变成五色,最后变为红霞。
这样的天象他从未见过,视为祥瑞之兆,高兴地赋诗一首,其《纪云》诗云:
出岫看徐升,纷纶散郁蒸。
莲花金朵朵,龙甲锦层层。
似浪千重拥,成文五色凝。
不须占太史,瑞气识年登。
冯梦龙对寿宁,怀着多么大的希望啊!
二 “待志”
是一个时间用词
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詹詹外史、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顾曲散人、香月居主人、东吴畸人七乐生等。
名与字是父母或师长所赠,而号则都是由本人自命。
从冯梦龙五花八门的别号里,看到一个人的个性呼应着才华,犹如春风催开大地上的花朵那般的气象。
读冯梦龙的《三言》,是看世相和历史;读他的《情史》,是看情生万物的奥义;读他的民歌集《山歌》,是看人原始活泼泼的野性;而读他的《古今笑》,是看冯梦龙调侃世态的本事。
冯梦龙把笔下跨越数千年的数千万言归结为一个“情”
字,曾戏言:“自己死后,因为不能忘情世人,一定会作佛度世,佛号便叫‘多情欢喜如来’。”
又说,“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
冯梦龙那颗济世的心,藏在跨越数千年的俗世文学里,似一颗被时间风干的种子,一直在等待着一方真正的土壤。
垂暮之年,他终于求到了,虽然只是一小方,遥远而贫瘠,但毕竟有着真实的泥土气息。
岁月的风沙掩埋了多少前尘往事。
三百多年后,我在冯梦龙的《寿宁待志》里看到了那一方土壤,也看到了一个冯寿宁。
《寿宁待志》记载了寿宁的疆域、山川、物产、民俗、岁时、庙宇等。
它又有异于一般的志书,更像一本地域文化散文集。
冯梦龙的每一笔都落在寿宁的土地上。
他写道:“早稻的品种有乌节早、赤芒早及红、白金成。
晚稻色黑芒长的叫大乌,黄色无芒的叫光生,还有一种叫黄檗,蕊红的叫赤壳,又有一种大红色的叫政和红。
糯米有红糯、白糯、肥糯、珍珠糯四种。
豆有青豆、黄豆、黑豆、白豆、赤豆、绿豆、斑豆。”
这是一方散发着芬芳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