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冯梦龙想象不到的事。
“红曲泥鳅汤”
,我是第一次吃到。
一大碗淡红色的糊糊的汤,散发着酒气。
汤里的泥鳅周身发红。
店家说,活泥鳅要放在红酒糟里呛过,然后与土豆丝一起炖,直至鱼肉酥烂又不散。
友给我示范吃泥鳅:用筷子夹起泥鳅,整条放入嘴里,然后用筷子夹住头部,嘴唇包住鱼身,上下牙齿剔下鱼肉,一边剔一边拉,从头至尾,一条完整的骨头从嘴里拉出来。
整个过程不过十秒。
友吃得顺溜,我吃得狼狈,总把泥鳅折断,尝试多次后,才拉出了一条完整的鱼骨。
这种吃法,在于唇、齿、筷子三者的巧妙配合。
泥鳅肉入口即化,细嫩鲜滑。
而如此吃泥鳅,像一种演技,让人大呼过瘾,欲罢不能。
这种吃法,在冯梦龙时应该还没发明吧。
泥鳅一般生在水田的烂泥中,家乡有吃泥鳅治水土不服的习俗,那些离家的人,会炒一些泥鳅干带在身边备用。
到了寿宁,吃了“红曲泥鳅”
,连着这一桌的饭食,已体验到这一方水土的丰厚了。
“喵……”
一只猫不知从何处蹿出。
扔了一条溪鱼过去,它嗅了嗅,摇摇尾巴走了。
不由一阵恍惚。
“梦龙春”
,一杯接一杯,似与故人相逢,已微醺。
四 烟火深处一枝老梅
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
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
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
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
这是冯梦龙在《寿宁待志》“县治”
篇里附录的小诗《戴清亭》。
诗中溢出奇崛孤清之气。
这株老梅在寿宁“县治”
的“学宫”
旁,已经有几百年的树龄了。
冯梦龙在梅树下建了一个亭子,匾上题写了“戴清”
二字,并题下这首诗。
“戴”
是指万历十八年(1590年)就任的寿宁知县戴镗,举人出身,为官清正有为,是一位能吏,后升任四川忠州知州,是冯梦龙推崇并效仿的一位前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