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时间深处的戏魂(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辞源》里“协律郎”

释为:“历代承袭这种制度,掌管举麾节乐,调和律吕,监试乐人典课,属太常寺。”

所谓“太常寺卿”

,是专司祭祀礼乐之官。

而作为“举麾节乐,调和律吕,监试乐人典课”

的协律郎,其实是太常寺中的乐队指挥,抑或是艺术总监这个概念。

唐代的太常寺,直接管辖音乐机构和鼓吹署外,与教坊和梨园也是相互联系密切。

郑虔贬谪台州,带来了宫廷礼制。

参军戏作为一种可以戏谑社会的表演形式,被郑虔沿用到教化当地人的文化教育体系中去,完全是有可能的。

宝应元年(762年)有“降官流人,一切放还”

之诏,此时郑虔已年高七十八岁。

远贬东南边陲,一朝遇赦,怎能不走?弟子恳留,送至八叠岭脚,恋恋不舍,于是师徒以对对子相决,对得上则留,对不上则去。

郑虔出“石压笋斜出”

,弟子对“谷荫花后开”

郑虔深感自己教化有效,于是回城任教终生。

乾元二年(759年),郑虔于台州官舍病逝。

后世,郑虔被台人尊为台州的人文始祖。

郑虔的玄孙郑瓘也仕为协律郎。

《民国临海县志》卷十七中载:“郑瓘,虔之孙,为协律郎,文雅有祖风。”

据王晚霞在《郑虔研究》书中考证:郑瓘,字茧之,是郑虔的玄孙,生活时代约在德宗贞元末至宣宗大中间(803—860年)的中晚唐时期,居住在台州临海桐峙康谷郑岙。

郑瓘有文广公遗风,襟怀淡雅,不以势利为事,爱好饮酒赋诗,登山玩水,笑傲江湖,悠游岁月。

后来,他不愿在京为官,回台州过东篱下的日子。

他的好友杜牧临别有诗赠《郑瓘协律》,诗云:“文广遗韵留樗散,鸡犬图书共一船。

自说江湖不归事,阻风中酒过年年。”

(《樊川诗集注》)郑瓘归隐家乡,以其洒脱的性情,诗酒之余,倾心当地文教事业,教习宫廷礼乐和歌舞戏剧,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郑氏两代协律郎,对台州的文教影响深远,也自是毋庸置疑。

到了中晚唐,参军戏不再只有男性优伶在台上表演一个简单滑稽的笑话,而是已有年轻美貌、能歌善舞的女子参与表演,其中穿插有优美的歌声、动听的音乐。

范摅《云溪友议》云:“(元稹)廉问浙东,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

善弄参军,歌声彻云。

篇韵虽不及(薛)涛,容华莫之比也。”

这应该是一个家庭戏班。

可以想象,姿容美丽的刘采春,风情自是男性优伶所不能比拟的。

李商隐《娇儿》诗云:“截得青筼筜,骑走恣唐突。

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小儿以模仿参军戏为乐,可以想象当时的参军戏在民间盛行之状了。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载:“亦如唐代,协律郎之举麾乐作,偃麾乐止相似,故参军亦谓之竹竿子,由此观之,则参军色以指挥为职。”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论古剧之结构时说:“参军色手执竹竿子以勾子(引队)。”

可见,协律郎本身有时就成为参军戏中一个人物角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财源滚滚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异世界开局全点厨艺地球人真恐怖自君别后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悠哉兽世养养崽神医嫡女:皇叔别乱来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综英美]别催,天使兽在进化了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影视世界旅行家快穿之十佳好妈妈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直播荒野食神小奶拳警告,六个舅舅拼命宠伏天氏神秘酷宝:爹地,大佬妈咪飒爆了不让江山我,纣王他弟,拉着道祖搞事业重生成马甲大佬后系统又在嗑糖了南明第一狠人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枷锁真千金有读心术[九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