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南鹞(第10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东海之滨的小城,是风登陆的地方。

特别是八九月份,是台风季,风云更是变幻莫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风给了风筝飞翔的自由,也解放了小城人的双手。

小城就像一个颈口被绳子扎紧的布袋,一下子解了束缚,哗啦一声倒出一地的五彩缤纷来——那是一个桥头纽扣市场(温州永嘉桥头纽扣市场,一九八三年开放,有“东方第一纽扣市场”

之称)。

就拿鼓楼街来说,仿佛一夜之间家家户户都成了一个个小型的家庭作坊。

妇孺老幼都成了能赚钱的好手,家里没有一个吃闲饭的,一条小板凳就是一个操作台:搭手表带,穿鞋帮,做眼镜,搭打火机,做发夹,穿珠花……每一双手里都在创造某件商品的某个部位。

此时,自然是无人扎风筝谋生活了。

那时,小城是一个大工厂,生产的流水线从这家接到那家,最后流向某条巷子的一幢房子里,那是终端,所有的配件在此集结,而后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组装成一件件完整的商品——点亮一支烟的打火机,或是戴在某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郎鼻梁上的一副眼镜,或是穿在脚上的一双锃亮的皮鞋。

外国女郎眼镜上的两只塑料脚有可能就有一只出自鼓楼街刘氏兄弟们的手。

刘力坚的五个叔叔都从国营厂出来,其中四个叔叔各自在家中做起了眼镜配件加工,只有四叔刘燕进买了一架相机到江心屿给游客拍照,也扎风筝卖给游客。

一九八七年,刘力坚服完兵役后,也到父亲的眼镜配件加工厂帮忙。

不出几年,做眼镜配件的叔叔们都买了自己的厂房做了老板,并从鼓楼街老宅搬了出去,住进了高楼大厦。

刘力坚一家和四叔刘燕进一家仍然留在老宅。

从小一直跟着父亲刘永生玩风筝的兄弟俩不约而同地守在鼓楼街老宅,不能不说是冥冥中刘家老祖宗的一根风筝的线牵住了他们。

一九九九年,刘燕进做了一个福鹞:中间一个大红的镂空“福”

字,上首有三只“品”

字形排列飞翔的蝙蝠,下方两边各有仙桃点缀。

蝙蝠象征幸福,仙桃象征长寿。

刘家第三代福鹞制作工艺更加复杂,装饰性更强,当年参加上海举行的国际风筝邀请赛,获得了第一名。

这是刘家第三代福鹞。

二〇〇七年,刘力坚七十三岁的父亲刘瑞锦去世。

刘力坚自然而然接过了刘氏风筝传承的那份心思。

二〇〇九年,刘氏风筝受中国文化部指派,随浙江省手工艺术代表团,参加在阿曼苏丹国首都马斯喀特举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国际民间艺术展。

这是刘氏风筝第一次走出国门,意义自然非比寻常。

刘家决定扎一只百米长的龙鹞参加这次国际艺术节,为了做好这只龙鹞,刘氏家族全动员。

这样的情景多么熟悉:二十年前,刘永生曾带领全家人一起制作龙鹞。

光阴荏苒,仿佛万事依旧,世界创造的无数形状没有消失,只不过从这里传到了那里,像教师授课一样,一个轮回又回来了。

过去的不是消失,而是存在于某个地方或某一些人那里。

刘力坚一边经营企业,一边空闲时放鹞锻炼身体,会会筝友,日子过得松弛有度。

却不知,一场风暴已在海上酝酿,即将在小城登陆。

是他的鹞把他带离风暴眼,穿越了一场人生的险境。

刘力坚不无感慨地说:“是托了福鹞的福了。”

万事素有两面性,作为改革前沿的小城这次翻到了另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